防御器材

晋王的突然病逝,致使大明权力结构发生了重

发布时间:2023/1/15 3:41:49   

公元一三九七年年初,朱元璋颁定大同为九边重镇,五月间敕令燕王朱棣率兵督筑大同城。燕王带着大队军马、筑城工具、土木器材,以及一些新的防御武器,在风微日暖的初夏,出了居庸关,然后沿着桑干河,经过涿鹿、阳原进入山西境内,抵达了大同。

在这一支庞大的队伍中,燕王的左右手马和、阮安、侯显等内官也都一起同行。进了城之后,校尉军官、泥匠、木匠、营造技师分别住在城西的华严寺,燕王和他的随从、内侍则驻扎在南门内西侧的善化寺。阮安很吃惊地觉察到整个大殿只用四根主柱和四根辅柱建成。

燕王、马和一行人先在大雄宝殿向五方佛像膜拜一番,燕王就直往事先布置好的普贤阁休息。所有的内侍则暂时在三圣殿铺床,其他的护卫侍从就借住在天王殿。

大同位于山西最北部,毗邻内蒙古,夹在内、外长城之间,北魏在此建都,辽金时当陪都,自古以来都是军事重镇。中国的地理、种族、经济在这个地方划了一个分界线。大同以北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干燥蒙族游牧地带,大同以南则是“水汪汪,烟袅袅,东风吹水绿参差”的汉人农耕社会。

因此,大同成为南北交往、贸易、集市的中心。可是在中国境内分裂,蒙汉敌对的情况下,大同自然变成兵家必争之地。

在燕王朱棣抵达大同的二十五年前,他的岳父徐达,为了抵御北元残余军队的南侵,曾经在旧土城基础上补修扩大了大同的城郭。燕王这次的修建,决定把大同造成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因此从设计、营造和装备各方面,都是相当的慎重、认真。

经过十天的勘察、测量、布局之后,阮安向燕王建议,要把大同的主城周长十五里全部用墙围起来,然后再加建北、东、南周长六里的三个附城,用以加强主城的防御功能。

燕王府的人马在大同前前后后驻扎了十个月,中间燕王带着马和几次返回北平,而且还利用空档到西郊三十多里处的云冈石窟去参观大小有一千多窟的石雕佛像,花了一整天还看不到几万座佛像的百分之一,其中有站的,有坐的,有默卧的,也有呼应的各种各样表情。

马和最喜欢的是其中那尊高达近十四米的坐佛,阮安最大的收获是他素描了三十几张佛雕图画。营建大同城时,燕王一边监督工事的进展,一方面勒兵备边,负责搬运粮草军需的马和因此也到过晋北的几处长城关隘,包括新平堡、官屯堡、得胜堡,以及杀虎口。

等到工程竣工之后,主城的地基全部是石头砌成的,城墙的高度有十五米,全都用耐火黏土砌好再铺上大砖。城上的四角都装设了望楼,而且安置了九十六个窝铺和五百八十个城垛子。不仅这样,城的四面各设一门,门上有箭楼,门前有护城河和吊桥,真是布局周到的一座坚固堡垒。

为了纪念燕王府人员在大同的功劳,燕王嘱阮安依照燕王府南海子林苑所陈列的九龙壁,如法炮制地在大同东大街一池清水旁,建造一座高八米,横四十五米,厚两米的五彩琉璃九龙壁。

大同城堡全部修备完成之后,马和记起离北平时,妙云交代他一定要到佛教圣地五台山许愿。这五台山位于大同和太原之间,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方圆极其广大。

马和与侯显以及二十多位燕王府的内侍和护卫从叶斗峰入山,爬到海拔三千米的高处,然后缓坡向西到翠岩峰,只见山中寺庙林立,流水清潺,好一处出家修行的圣地。马和又花了足足两天的时间,才爬到挂月峰。当他在普化寺过夜的时候,寺里的方丈告诉马和,他刚从太原参加晋王朱棡的丧礼回来。

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的马和,第二天清早就决定提早离开五台山,望海峰不去了,而且也只是匆匆地远眺锦绣峰之后,就下山直奔北平。

晋王的突然病卒致使大明权力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因为晋王朱棡是朱元璋几位儿子中能力比较强的一位,排名又比燕王高,所封镇的地方又是毗邻北平,附带有制衡并监视燕王的作用。晋王一死,燕王朱棣无疑变成北方军队仅存的统帅,有时甚至不必听从中央的命令,燕王可以就地因应紧急措施。

晋王朱棡死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是七十一岁的高龄,这几年来,最年长的三个儿子都相继病殁,白发送黑发。不断地遭受命运的折磨而衰老而憔悴;朱元璋又想到皇太孙朱允炆的过于仁柔,没有经验,自己生命的近临终点,杀害那么多功臣的血债,一生从当乞丐、和尚、军阀而登上皇位的戏剧人生,因此他每天每夜都过着忧惧、惶恐、愧疚和不安的生活。在此身心煎熬,不断地自我摧残之下,朱元璋终于在公元一三九八年六月二十四日驾崩,留下朱棣成为朱氏皇族中最有资格的长老。

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一个简短的、最后的训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8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