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器材

挖战壕是士兵必备技能,如今已无阵地战,现

发布时间:2022/8/15 16:39:59   

战壕是最基本的战地工事之一,战壕对平射火力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曲射火力带来的人员伤亡。

在21世纪的今天,许多军事强国已经利用无人机、大规模杀伤武器、激光制导导弹等高科技武器实现了远距离精确打击,坦克装甲部队的普及让运动战成为常态。那么,战壕在现代战争中还有用吗?

答案是有用,并且还在使用。在最近的纳卡冲突、以及叙利亚战争中都可以看到战壕的身影。在乌克兰东部,一支由俄罗斯支持的反政府武装部队在两军停火线的一边挖出了一条英里长的坚固战壕。

无人机也许已经取代了战场上空的信鸽,但是战壕的使用却没有什么变化。

一、推土机攻势———战壕在现代机动化作战下的无奈

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在12小时内推翻了这个毫无准备的国家。

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给了伊拉克最后期限,要求他们在次年1月15日撤离科威特。与此同时,布什总统也将北约军队集结于波斯湾,等待1月15日限期的到来,随时发动反攻夺回科威特。代号为“沙漠盾牌”行动。

刚拿下科威特、屁股没坐热的伊拉克人当然不会就这样坐以待毙。萨达姆从国内动员了三十万大军进入科威特迎击北约。一种古老的战争技术被运用在这片土地上,那就是挖战壕。

“萨达姆线”是伊拉克军队的第一道防线。这条防线的核心是一系列的战壕,周围遍布沙堤、反坦克沟渠、铁丝网和雷区。萨达姆妄想用这些一百年前的把戏将西方人拒之门外,但现实却很残酷。

北约的地面作战从2月23日当地时间四时开始,“萨达姆线”是他们的第一战。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对伊拉克占领军发动了40天40夜的空中打击。地面早已溃不成军。

攻破萨达姆线的是美国第一机械化步兵师。美国人并没有逐个清除战壕,他们先是使用安装有扫雷犁的M1A1坦克进行开路,再派出M9战斗推土机碾压一切,朝着伊拉克人犁去。许多伊拉克人在战壕中试图反击的时候被活埋了不少。

第一波地面攻势结束后,“萨达姆线”只剩下一堆埋在地下的壕沟,以及人们的残肢断臂。美军在进攻中没有伤亡,因为他们都在装甲车里。当伊拉克人看到他们的战友被活埋时,他们选择集体投降。

大约70英里长的战壕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被挖走了。名守军中约有人投降。目前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伊拉克士兵被推土机活埋。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犯下的错误与二战中的法国人一样。新技术和新理论的运用,为欧洲带来了具有运动战特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开着坦克绕过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静态防御屏障——马奇诺防线,突破阿登森林,直达法国腹地。这场经典的战斗标志着战壕模式在未来将退出主流战场。

二、战壕的前世今生

人们常常认为,这一军事战略是过去时代的遗物。事实上,战壕战在现代某些缺乏装甲和空中支援的地区仍然是步兵最有效的战略。战壕作为战地工事之一的优势在于简单快捷。只要人力够多,一两天时间就可以把它挖好。也可以慷慨地将它抛弃。

相比之下,像马奇诺防线那样的钢筋混凝土堡垒群需要耗费的工时更久、经费更多。并且想对付这样的工事,机动性强的敌军只要使用迂回战术绕道就行了。

两伊战争期间,在伊拉克军队取得初步战果之后,战事就演变成了多年的战壕战。伊朗发动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式的人海浪潮攻势,并且和70年前一样失败和血腥。数以万计的人死于徒劳无用的进攻。

对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来说,越过战壕、攻向敌阵是最可怕的命令,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将成为枪下鬼,死在冲锋的路上。

其余的时间他们都躲在战壕里。战役开始之前,指挥官先是让普通士兵挖好散兵坑,工兵们再将其转化为复杂的战壕系统。其深度足以让人安全站起来、使之不必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之内(2.4米深、1.8米宽),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确定双方还将长时间地持续这种对峙僵局。那他们就会在战壕进行深加工。用沙袋和木板加固战壕,以防止坍塌。

战壕中面向敌人的那一侧被称为“胸墙”,踏台是士兵射击时站驻的位置,进攻时可以踩着它作为阶梯翻越到无人区。往上还有弹药架。

背向敌人的一侧为“背墙”,里面有躲避炮轰的“猫耳洞”,平时用木制挡板隔开。脚底下还有挡泥板,避免士兵的脚长期泡水。

战壕是弯曲的,而非笔直。这是为了防止敌人攻入战壕后使用直射武器将毫无防备的士兵一窝端。一个完整的战壕系统至少有三层结构。最靠近敌军的是前线壕、往后是支援壕、最后一条壕沟的后面是炮兵阵地。

三、战壕的衰弱

为了抵御突如其来的正面攻击,双方士兵都不得不挖掘保护性战壕,以避免伤亡,同时维持来之不易的领土。

战壕战的巅峰时期是一战,重新定义现代战争并促使战壕战退出历史舞台的新技术也萌发于一战。人类利用三种武器宣告了战壕战的式微——坦克、飞机、毒气。

战壕战为军事战略家提供了宝贵的教训——静态就是徒劳无功的消耗,他们更倾向于快速移动和空中打击。集越野能力、装甲防御力为一体的坦克打破了战壕的僵局,他是驰骋疆场的移动堡垒,摧毁和碾压目所能及的一切障碍。

炮击来临时,快速躲进猫耳洞的老兵也许能保住一条命。但是面对来自空中的垂直打击就没那么幸运了。精准轰炸是摧毁地面工事最高效、最低代价的办法。地面步兵只要给出个坐标,接下来的事情交给轰炸机就行了。

接着就是毒气。战壕的通风状况并不好,毒气弹的有害物质可以在那里残留数周。战壕战的致命性因数太多了,在战壕中战斗的士兵有10%死于疾病。士兵们也因前线的天气状况而受苦。暴雨淹没壕沟,造成泥泞,溺水是一种持续的威胁。处在潮湿的环境中常常会得“战壕足”,如果不处理,就会进而恶化成坏疽。老鼠、苍蝇和虱子也在战壕里大量繁殖。

现如今,战壕还没有被彻底淘汰。只不过,在现代战争中,如果一国的战术思维还停留在战壕战模式,那他们就注定会失败。

文/和平之风

参考资料:

1、《一战时期堑壕战》,周辉、田磊、邹涛

2、《战壕大揭秘》,乐少、君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15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