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市场 >> 中国兵器篇之守城器械
上篇说到城防的建筑体系,这篇要说防守器械,这些器械种类繁多,有阻碍敌人接近城池的器械,有可击打兵临城下的敌军的器械等等。
障碍类守具
这类限制敌方行动的器械主要有野外的铁蒺藜,城墙外围的陷马坑,还有护城河上的吊桥。
1、铁蒺藜
蒺藜是一种草本植物,外壳有刺。古代战争时,常常将蒺藜撒在敌军的行军路上,可以刺伤人跟马脚来阻碍敌人。铁器广泛应用后,就用铁铸成蒺藜状,即铁疾藜。大约在战国时期开始使用蒺藜。《六韬》中有提到使用木蒺藜跟铁蒺藜,说明当时木蒺藜跟铁蒺藜是并用的。战国之后,铁蒺藜渐成为军中的常用的器具,会遍布在城防、营地四周跟敌军行道上,也可埋在陷阱中。
《晋书》就有记诸葛亮复出祁山,中途病亡回军,沿途大量布设铁蒺藜,致使魏军多人被刺伤,后来司马懿令2千人穿软底木履来开路。大约唐以后,蒺藜种类性能都得到提升,如《通典》中有记一种“搊[chōu]蹄”,是专门用来刺伤马蹄的,用四方木做成,在上施逆须钉。还有一种“地涩”,跟“搊蹄”作用相似,不过是把逆须钉安在厚木板上。另有一种“铁菱角”,《通典》有记其状如蒺藜,不过还是略有不同。西夏还有用陶瓷做的瓷蒺藜有拳头大小,为圆形,接地处扁平,表面呈钉状。
因为铁蒺藜制作跟使用都方便,所以明朝军队把铁蒺藜随身携带,还把铁蒺藜穿孔连成一串,每串有四到七个。如《纪效新书》说,戚家军中每名藤牌手、挨牌手“各带蒺藜十串,每串六个相接。”还会把六串用绳连一起,这样做可以快速布阵,而且便于回收。不仅如此,明代还在水战中就用铁蒺藜,会向敌船甲板上抛掷铁疾藜。明宋应昌《经略复用要编》中有说明军规定每艘大型福船须配铁蒺藜一千枚,海苔船八百个。《武备志》中还记有一种名为“鬼箭”的铁疾藜,是装在竹筒中的。而现代战中还会用到蒺藜网做障碍。
2、拒马
拒马是一种可移动的障碍物用来阻挡马匹,一般是以木柱交叉相联成架子,并于其上设尖物。明《古今事物考》中记“拒马始于三代。”在《墨子·备蛾傅篇》中有说,城池攻防战中,有一种是在城外安置犬牙交错的削尖的木桩,这应该算是拒马的记载。
拒马也有几种类型。下图左边的拒马,《武经总要》中有记:“以竹若木三枝六首,交竿相贯,首皆有刃,植地橄立,贯处以铁为索,更相勾联。或布阵立哲,拒险塞空,皆宜设之,所云御敌突骑,使不及骋,故透拒马。”这种拒马中心有“转心”,不用时收起,携带方便易于“远驮”。右边拒马,《武备志》说:“横用十木一根,长短不一,用铁枪或九或十。”这种拒马约始于唐代,可于营外立此拒马枪守卫,因状似鹿角,故名“拒马鹿角枪”。
下图木城,《武备志》中记:“用大小木为之,每扇阔五尺,高堞五尺。”上面设置装有竹钉的两个滚木。可置于城上垛口,防止敌方夜袭;也可立于营盘。下图飞辕寨,是设在车上,用的木架较粗,两边各置铁环,木架上置有数层铁枪,用牛车运输。驻防时,众车相钩联成圈;战时就拆开为门,内用强弩防守。这两种器械也算拒马。
3、陷马坑
陷马坑是一种陷阱,很早就用于猎捕动物,后来军事上也用于防守,可使敌军人马陷于其中。《武经总要》里记:“陷马坑长五尺、阔三尺、深四尺。坑中植鹿角枪、竹签二物皆削尖,入火令坚,其坑排如卜字,或解枪为之。覆以刍草,或上种草苗,务令敌人不觉,凡敌来路及城门内外皆设之。”陷马坑只能在固定位置挖设使用。
4、吊桥
吊桥又叫钓桥或韦桥,是设在城外壕沟上的活动桥,可以吊起、放下。《武经总要》记:“钓桥,造以榆槐木,其制如桥,上施三铁环,贯以二铁索,副以麻绳,系属于城楼上。桥后去城约三步。立二柱,各长二丈五尺,开上山口,置熟铁转轮为槽,以架铁索并绳,贵其易起。若城外有警,则楼上使人挽起,以断其路,亦以护门。”从其重量上来说,应该会在城楼上用绞车之类的工具来牵引。
《武备志》中还有一种机桥,两端会施以横括并置于壕沟上,敌人来了,就把起固定作用的括拿掉,可以诱使敌人上桥翻落。“括”大概就是销子之类的东西。
击打类守具
在敌方兵临城下防守中,这类器械用于在城上向下打击敌方。
1、檑具
打击类的防守器械中,以檑具的应用最多。檑又叫雷或礌,其起源很早,在《周礼》中有记:“雷,守城桿御之具。”说明当时已应用甚广。檑具包含多种檑,在《武经总要》中就收录有五种檑,有木檑、泥檑、砖檑、车脚檑、夜叉檑。以木檑最常见,是一根上钉有铁钉、尖刀之类的巨大木桩。泥檑、砖檑是用泥砖加工做成。不过这几种檑在实战中消耗很大,所以有了可回收的车脚檑和夜叉檑。这两种檑都用绳索连接绞车,投掷后通过绞车回收,夜叉檑的两端安有轮,可以减少与城墙的摩擦。
2、狼牙拍
《武经总要》有云:“狼牙拍,合榆木为。算长五尺,阔四尺五寸,厚三寸。以狼牙铁钉二千二百个,皆长五寸,重六两,布钉于拍上,出木三寸,四面施一刃,刀刀入木寸半。前后各施二铁环,贯以麻绳,钩于城上。敌人蚁附登城,则使人掣起下而拍之。”
《武备志》中有“用狼牙拍图”,绘出狼牙拍的使用情况,狼牙拍的打击面积比较大,打击攀城敌人效果很好。图中还看出狼牙拍通过绳索连上一个滑轮,后面像人在拉。不过实际上,较大的狼牙拍,不仅木头粗重,而且上面铁钉数量也多,所以总重量较大,仅人力还是比较难,应该还是用绞车来牵引。
3、铁撞木
《武经总要》跟《武备志》中有一种铁撞木,里面有说:“铁撞木,木身铁首,其首六铁锋,锋大三指,长尺余,锋尖为逆须。其窍贯铁索。凡木驴(一种攻城器械)逼城,即自城上以辘轳(实为绞车)绞铁撞木下而断之,皮革皆坏,乃下燕尾炬烧之。”这就说铁撞木是专门用来击毁敌人的攻城器械。
钩拉类守具
这类器械专门用来钩起或拉起城下攻城器械或人员,以将其摧毁或抓获。
1、飞钩
飞钩又叫铁鸱,《武经总要》中说:“飞钩,一名铁鸱,脚钩锋长利,四出而曲。贯铁索以麻绳续之。凡敌人被重甲,头有鍪笠,又畏矢石,不得仰视,侯其聚处,则掷钩于稠人中,急牵挽之,每钩可取三两人。”
2、穿环
《武备志》中记:“穿环,锻铁或屈木为大环,以索系之则用。撞车及城,则举环穿挂车上,併力挽绳。随以弓弩两旁射之。其车必翻。射仍勿止,车下人多不披甲,当遁走。急缒健卒掷薪刍以焚之。”这里说用穿环来挂住撞车并使其翻倒,当然还可以用来挂翻其它攻城车辆。
3、吊槔
《武备志》中说:“吊槔状类桔槔,用大杉木二条,一横一竖。系以大索,前用铁索贯石或铁锚儿,出城二、三丈。后用大绳长丈余,数人扛底,可以拒攻击。”图中横木前是装铁锚儿,用来钩拉敌人,还可以装大石,用来连续砸击敌人。
灭火类守具
火攻也是一种较常见的辅助进攻手段,许多兵书都有提到。《六韬》中有说:“荧荧不救,炎炎奈何,”强调要留意火攻的防守。《武经总要》有介绍几种灭火器材。
1、水袋:以牛马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节缚于袋口。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向火蹙水注之,每门置两具。
2、水囊:以猪牛胞盛水。设若积薪城下,顺风发火,则以囊掷火中,古军法作油囊亦便。
3、唧筒: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桿,自窍唧水。
4、麻搭:以八尺桿系散麻十斤,蘸泥浆皆以蹙火。其形状与作用类似现今的拖把。
5、五星池:在城门上做有五个出口的池子,当敌人试图火攻时,就将水放出。
上述的唧筒应该是一种活塞式压缩装置,《武经总要》中的猛火油柜也是用活塞类装置,说明活塞式装置在宋代就出现了。
火攻类守具
防守中也常会用火来干扰、破坏敌人的攻击。《武经总要》有几种以火来干扰、破坏的器具,大部分是直接抛掷。
1、燕尾炬:束苇草,下分两歧,如燕尾,以脂油灌之。发火自城上缒下,骑其木驴板皆烧之。
2、飞炬:如燕尾炬,城上设桔槔,以铁索缒之,下烧攻城蚁附者。飞炬主要用于烧伤云梯上的敌兵。
3、铁火床:制用熟铁,长五、六尺,阔四尺,下施四木轮,以铁叶裹之。首贯二铁索,上缚草火牛二十四束,自城缒下,烧灼攻城者,并可夜照城外。
4、游火箱:以熟铁如篮形,盛薪火加艾蜡,以铁索缒下,烧灼穴中攻城人。其形体应该较小,而艾就是艾蒿,焚烧可产生较大烟雾。
5、行炉:熔铁汁,舁行于城上,以泼敌人。就是用行炉来熔化铁水以灼杀敌人。行炉也是冶金上重要的史料,古代冶金技术跟鼓风设备的发展相关联。鼓风设备的发展大体以皮囊到活门式木风扇再到活塞式木风箱,目前史料来说,仅见到宋代木风扇,行炉即是早期木风扇的资料。
地道阻击类守具
攻城敌方经常会挖掘地道突入城中,所以防守士兵一定会注意这方面的防守。
1、瓮听
《墨子》有记在地下埋缸辨声的方法来监听敌方挖地道,其中的《备穴》中有介绍不同的辨音方法。其一,靠城墙根处挖井、埋瓮、沿城墙每隔5步挖一口井。在高地就挖一丈五尺左右;在低地就挖到地下水位以下三尺。里面埋的陶瓮约78升,让耳聪的人在瓮里听,来判断挖道声音的方向。监听者可以依据3、4个相邻陶瓮声音大小之差,来判断方向。基二,在城墙根处挖一个大深坑,同时埋两个陶瓮,两者有一定距离,根据两瓮响声差来判断敌方的方位,现代叫“双耳效应”。
2、风扇车
《武经总要》里记若敌“开地道迎我”,则用霹雳火球、毒药烟毯,重灼之。而为了向地道中吹送烟尘毒气,《墨子》有记战国时就已用皮囊向地道鼓风,而《武经总要》有离心式的风扇车,并说“地道中遇敌人,用扇飏石炭,簸火球烟,以害敌人”。
3、反地道
《墨子》说了一种挖掘防守地道来防止敌方通过地道攻城的方法,即反地道。施工的时候是通过辘轳跟篮子把土弄出来,反地道的高宽各有七八尺,两侧跟顶棚是用立柱和木板支护。等反地道跟进攻地道相连后,会用大盾牌橹来堵敌人的地道口,或吹烟,或用长矛、蒺藜等来阻止敌人前进。
城门防御类守具
城门历来是敌方进攻的重点,城门被破坏后,守方还有备用器械来应急,主要有塞门刀车及千斤闸。
1、塞门刀车
塞门刀车战国时就在使用,《墨子》载:“门中吏主塞突门。用车两轮以木束之,涂其上,维置突门内,使度门广狭令之,”这里看最开始是不装刀的。宋之后,塞门刀车图如下,《武经总要》记:“刀车,以两轮车,自后出枪刃密布之。凡为敌攻坏城门,则以车塞之。”这种车除了防守城门,也可用于地道跟巷战中来堵塞来路。
2、千斤闸
《武备志》中称千斤闸为槎碑,说:“槎碑,量其城门高下阔窄坚木造之,厚四五寸,外用铁叶排钉锭囊。城上照门洞之中挖一尺阔长渠,将此槎预为悬穿。城上两边栽壮木二根,模架圆木一根中安二滑车。槎碑用粗绳系住。若遇焚门之患,土壅不及,将槎放下隔阻。”不仅城门被焚会下放槎碑,任何紧急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接应人员类守具
当城池被围困时,如有侦察送信或救援等人员要出入,就要用到这些器械。《武备志》中有数种接人器械。
1、吊车:每城台左右仍置小吊车四五架,以便游兵上下及逃难者,妇女经与吊入。系男子,须审声音里籍。
2、绞车:立两颊木,横施转轴,施千字绞木,垂两绳、下贯跟板,乘之上下。
3、绳梯:以巨绳系桄为软梯,凡登高则用之。
其它
在城墙上还会用到“木幔”、“木女墙”来阻挡箭矢。如果城墙被破坏了,还可以用“行女墙”来临时充当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