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器材

为何德国进攻苏联失败其实闪击战术有个

发布时间:2022/8/15 16:40:0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依靠纪律严明的军队、先进的军事器械以及“闪击”战术的引导,先后击败多个欧洲强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德国的胜利,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德军的强大,而且也将“闪击战”推向神坛,“闪击战之父”古德里安也因此享誉世界;但是“闪击”战术真的有那么强吗?

其实“闪击”战术本质上是非常不错的,以快打慢,不断进攻,让对手防不胜防;但“闪击”战术的要求也是极高,坦克、飞机、大炮以及其他装甲车都要求十分先进,这个条件不可谓不苛刻,说是“闪击战”,不如说是用先进的武器装备碾压对手。不过就算是德国拥有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装甲部队和飞机,在进攻苏联的时候依旧失败了。

为何会失败?这里不谈其他因素,单就说说这个“闪击战”,其实“闪击战”有很大一个弊端,虽然在进攻小国的时候所向披靡,但是在进攻大国的时候,这个弊端就会成为致命性的问题,这个弊端就是后勤补给。小国的国土面积不大,所以压根就不用顾虑后勤补给的问题,但是在进攻大国时,这个问题就出现了。

其实在德军偷袭苏联时,苏军无论是军队战斗力还是武器装备都远不及德军,打个芬兰都损失惨重,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明斯克战役和基辅战役的惨败了;但苏联胜在人口多且国土面积极其辽阔,很多人都认为苏联在前期构建的“东方战线”毫无意义,其实不然,苏联有世界上最顶尖的数学家,他们早就计算出德军的后勤补给极限(距离)。

如果不构建“东方战线”的话,以德军的后勤补给能力,是能支持德军顺利进攻莫斯科的,所以苏联才不惜顶着各种骂名,将边境线强行向西扩张了~公里;这几百公里的路程,正好就卡在了德军后勤补给能力的极限值之上。在战争前期的时候,德军的确进展神速,但苏联也没闲着,不惜以人命换时间,为的就是坚壁清野,让德军无法就地补给。

此外,苏联还在德军后方安排了无数骚扰小分队,为的就是加大德军的补给难度;没错,这就是完整版的“战略纵深防御”战术,是由天才军事家图哈切夫斯基提出来的;这个“战略纵深防御”战术简直就是“闪击战”的克星,德军在进入苏联的腹地后,就如同陷进泥潭一般,进退两难,周围又不断有苏军前来袭扰,防不胜防。

也因此导致德军的进攻速度放缓了下来,所谓“闪击战”,打的就是一个“快”字,失去了进攻速度,还叫什么“闪击战”?而苏联在抵御德军时,不断征召新兵,加上还有英国和美国的大力援助;而德国本身的战争潜力就那么一点,就算是加上所有仆从国的军队和物资,也无法和苏联、英国以及美国相比,所以战争的结局是早就已经注定的。

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不是偶然,斯大林格勒战役也不是偶然,其实这都是早就计算好的,只要能抵挡住德军的进攻,苏联就赢了,因为德军的后勤补给跟不上,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在这两次战役结束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但是数百万军队在苏联境内,就算是战略防御,每天消耗的物资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所以德军的最终结局就不用多说了,惨败。

而且事情还远不止惨败这么简单,由于在苏联境内消耗了巨量的物资、损失了大量精锐的部队,以至于德国其他战线上纷纷出现问题,就比如北非战场,就因为缺乏及时的补给而惨败,从而导致盟军登陆意大利;西北部的英国也趁机和美国、法国的剩余部队发动对德国的反击战,德国四面楚歌,最终战争结束。

其实“闪击战”对小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个“闪击战”十分鸡肋,基本有这个实力的都是大国,而大国对小国发动战争需要“闪击”么?直接碾压不就好了?甚至都不用发动战争,就能以各种手段将其摧毁。而对于大国而言,“闪击战”是一种非常“愚蠢”的战术,大军深入对方的战略纵深中,就等于是直接去送的。

真正的大国交锋,比拼的还是全方位的综合实力,军队方面还是稳扎稳打得好;当然,对于大国而言,面对同体量的对手,最好还是不要发动战争,因为这纯粹就是两败俱伤的行为,甚至还会先将自己拖垮,真正聪明的做法,往往是以军事之外的其他手段,如孤立、经济等方式先袭扰对手,在对手奄奄一息的时候再决定怎么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15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