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介绍 >> 遍布战机全身的告警装置,尾巴上长眼睛,第
战斗机尾部装有雷达告警装置(RWR)与导弹光学预警装置(导弹逼近告警系统MAWS)用来探测敌机雷达信号、导弹尾焰紫外信号,传输到座舱告警系统,刺耳的“滴滴滴”,同时语言提醒“被锁定,导弹来袭”,警告灯不停显出闪耀的红光,提醒飞行员做好 的“逃命”工作。
雷达与光学告警装置遍布歼-11战机的全身
先有矛后有盾。先有机载雷达,再有雷达告警装置;先有导弹,后有导弹预警装置。最早的机载雷达系统出现在二战的美国P系列战机上,称之为“雷达机炮瞄准具”,当时可是 拥有的“黑科技”,美机在坠落前,飞行员必须手动拆下雷达机炮瞄准具,扔下地面或海里,才能跳伞,绝不能让日军得到。雷达机炮瞄准具让能够在十几公里远,扫描到敌机,并以雷达信号作为测距瞄准辅助,在米距离内对敌机进行射击。雷达机炮瞄准具 的功效就是提前发现敌机,辅助测距瞄准射击,做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比其他国家的光学瞄准系统先进很多。
苏-35机头部位的告警装置战后,苏联对美国的雷达机炮瞄准具产生了浓厚兴趣,直到年半岛战争,仍然没有得到一手资料和样品。年10月的一天,苏联终于从一架迫降在半岛海岸沙滩上的F-86战机上得到了它。为确保迫降飞机不被美军炸毁,苏联付出了损失7架米格-15的代价, 半夜出动了人才把这架飞机从海滩拉了来回。苏联工程师 次接触到了实物雷达瞄准具,马刺科维奇中尉拆解把玩后,对雷达机炮瞄准具设计大为赞赏,随即研发了 款雷达告警接收机,并装在了米格-15的尾部,俗称为“护尾器”。护尾器能够在7至8公里远的距离上,探测到F-86的雷达机炮瞄准频率信号,提醒飞行员后面有敌机尾随,让米格-15屁股后面长了眼睛,大大提高了米格-15战机的战场生存能力。
歼-10A尾部的光学预警装置(非常像眼睛)
苏联在研发告警装置的同时,也仿制了雷达机炮瞄准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机载雷达从简单的测距、航炮瞄准功能雷达,发展到了搜索火控一体化雷达,目前 的就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了。雷达功能无非就以下两个,搜索与锁定攻击,搜索相当于在黑夜用手电筒扫过一片区域寻找目标,锁定攻击好比在黑夜用手电筒定向照射,使目标始终暴露在亮光下,然后扔一块板砖。现代雷达告警装置能够区分搜索与锁定,以及不同型号雷达的信号,从而给飞行员提供更准确的威胁信息。
“人体仿真”生物告警系统导弹预警又分为雷达预警与紫外信号预警,中远距离空空导弹自带雷达,同样能被告警装置探测到。紫外信号预警装置能够探测到导弹尾焰中特有的紫外信号,此时离导弹到达的时间只有短短几秒钟,必须立即释放干扰弹进行 防御。事实上,一旦告警装置接收到被锁定信号时,已经处于极端被动的状态,如果在不可逃逸区,也就是空空导弹推进火箭发动机工作距离内,战机很难逃脱被击落的命运。
不过,如果敌方雷达还处于搜索阶段,雷达预警装置还是能够发挥较大作用。但是随着数据链的使用,现代战机基本不会开机搜索目标,而是根据预警机提供的空情信息,直接定向火控锁定攻击,矛与盾的较量一刻都没有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