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介绍 >> 这款大口径步枪能轻松洞穿坦克,如命中人体
目前,现代军队都装备着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步枪,准确地说应该是反器材步枪,例如美国的巴雷特和中国的10式等型号。受到电影和电脑游戏的影响,很多网友都认为大口径狙击步枪在战场上无所不能,上可打直升机,下可打坦克,打人则拦腰折断,打坦克则一枪一个洞眼。
在很多表现苏联卫国战争激烈战场的电影里,苏制大口径反坦克步枪的威力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如苏联的老电影《他们为祖国而战》,以及新拍摄的俄罗斯大片《潘菲洛夫28勇士》。都表现了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近卫红旗潘菲洛夫步兵第8师的英勇战绩,在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步兵第8师第团第4连防坦克歼击组的28名勇士,舍生忘死地阻击德军坦克的进攻,全部壮烈牺牲,在这场战斗中,苏军宣称28名勇士使用反坦克手榴弹和反坦克步枪击毁了18辆德军坦克。
然而,在真实的战场上,大口径反坦克步枪真的有电影里那么大的威力么?
绝对是没有的。相对于轻型的反坦克炮来说,由于反坦克步枪的口径较小,威力是很有限的,通常只能有效地打击重量为几吨或十几吨的轻型坦克,以及纸糊一样的半履带装甲车。其实反坦克枪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面世了,但是到了二战早期,绝大多数的反坦克步枪已经不能从正面打穿中型以上的坦克。因此在二战时期,美国、英国和德国的步兵部队都淘汰了反坦克枪,只是苏联红军使用反坦克枪打了满场。
这是14.5毫米曳光穿甲弹,苏联B-32式14.5x毫米机枪弹,是苏联ZPU-4式四联装14.5毫米高射机枪的标准子弹,也是反坦克枪配发的子弹。B-32弹药是苏联在二战前开发的,是为了高射机枪和反坦克枪而开发的。曳光穿甲弹采用碳化钢弹芯,能够在米距离上击穿32毫米厚度的垂直装甲板。由于装药量与西方的20毫米炮弹相当,弹道性能优异,穿甲性能好,所以B-32式机枪弹的威力极大,在战后一直使用到现在。B-32型14.5毫米穿甲弹也成为了北约组织四级防护动能弹的标准,即能够在米距离上抵御B-32式穿甲弹的射击。绝大多数的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车的正面装甲,防护力也就如此。
后来苏联还把该弹扩口径成为23毫米航炮炮弹。将14.5毫米口径的弹壳重新冲压扩口为23毫米,取消瓶形弹壳的肩部,安装上23毫米的制式弹丸,就成了新的23x毫米炮弹,初速降低到米/秒。后来中国也引进国产化,仿制型号为23-1航炮,配备给国产的歼-5歼击机。再后来中国以23x毫米炮弹研制了射速发/分钟的23-3双管加斯特航炮。以及6-23型6管加特林航炮,射速发/分钟,工作原理与美国M61A1“火神”20毫米6管航炮相同。90年代末,中国还为空降兵研制了使用23x毫米炮弹的23毫米链式机炮,作为空降战车的车载炮。再后来,中国以23毫米链式机关炮的链式自动机为基础,开发了供武装直升机使用的新航炮,配备给直-10武装直升机。
在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上,德国军队的主力坦克并不是虎式和豹式,其实使用最多的是四号坦克,这种中型坦克先后生产了9多辆,是德国军队装备数量最多的中型坦克。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是不断加厚的,从最早期的仅30毫米厚,提高到四号F型的50毫米厚,最后到了四号G型已经厚达80毫米。
苏联红军在战争中装备了两款反坦克枪,一种是捷格加廖夫设计的PTRD式,另一种是西蒙诺夫设计的PTRS式,这两款反坦克枪均为14.5毫米口径,前者为单发栓动步枪,后者为五发弹舱的半自动步枪。这两种反坦克步枪的威力其实并不强,只能在米距离击穿25毫米厚的装甲钢板,即便在战争后期使用大威力改进型的B32式穿甲燃烧弹,威力才能达到击穿32毫米钢装甲的水平。
所以,反坦克枪在二战中期就已经不能与敌人的中型坦克正面较量。不过,此时各国坦克的侧面装甲和走行系统还很薄弱,一般侧装甲只有15~20毫米厚度,使用反坦克枪在侧面可以击穿。履带和走行系统也可以用穿甲燃烧弹破坏。就因为这个原因,苏军才在战争期间一直保留着反坦克步枪,苏联仅ptrd-41反坦克枪的生产量就高达40万支。
有很多网友对这支大口径反坦克步枪打击人体的效果感兴趣,认为大口径子弹命中人体以后,可以将人体打成碎片或拦腰折断。这不一定,因为反坦克步枪只发射穿甲弹,相对于装甲钢板来说,人体是非常柔弱的,穿甲弹一定会高速穿过人体,形成一个弹窟窿,肯定不会把人体撕碎或拦腰折断。而目前装备的美国巴雷特和中国10式等型号的12.7毫米反器材步枪,通常是发射普通机枪弹,或者远程狙击但,较少采用穿甲弹。12.7弹药命中人体以后会有翻滚形成空腔或碎裂,毁伤效果要比14,5穿甲弹好得多,能够引起巨大撕裂伤,甚至真能将人体打成碎片或拦腰折断。
这是德军第重装甲营的号虎式坦克,在顿河河畔罗斯托夫市的战斗中,该坦克遭受到苏军密集的火力射击,共计被14.5mm反坦克枪和57mm反坦克炮命中处,很幸运的是,这辆坦克没被击穿,依靠自身动力撤退了战场。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在每个步兵师下设一个师属的反坦克步枪营,每个营由4个反坦克步枪连组成,一共装备36支反坦克步枪。而在各个步兵营还配备一个反坦克步枪连,装备16支反坦克步枪。苏军在作战时通常将反坦克枪部署于防御阵地的两侧,这样可以使用交叉火力从侧面打击德国人的坦克。德军也曾大量缴获过苏军的反坦克枪,德军经测试发现,这些苏制反坦克枪的性能比德军自用的反坦克枪还好用,于是苏制反坦克枪也被德军重新装备自用。
美军和德军还独爱反坦克火箭筒,由于美国和德国的固体速燃火箭技术和空心聚能装药破甲弹技术的进步,因此在二战期间美国和德国军队都大量装备了反坦克火箭筒,迅速取代了笨重低效的反坦克步枪。而苏联因为基础技术比较薄弱,未能大量装备反坦克火箭筒,直到战争结束还在使用反坦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