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介绍 >> 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当我国歼16D遇到美
文
文渊的历史书
编辑
文渊的历史书
前言
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谁掌握信息权谁就占据主动,可见电子战已然成为获得战场信息优势的关键所在。
而我国在电子战上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最难得一次就连我军当时性能最好、最拿得出手的防空雷达也是被美军戏耍,更甚者一个军区都近乎瘫痪。
也是在这件事之后我国痛定思痛开始在这个领域上奋起直追。
这也就有了后来号称国产最强侧位的四代机--歼-16D电子战飞机,其造价堪比五代机歼-20。
反观同样作为世界军事大国的美国,其凭借早期技术积累,率先研制出多种先进电子战机。
其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更是被不少专家誉为当今世界电子干扰能力最强的战斗机。
而有了这些专家的背书,所以很多人下意识觉得我国的歼-16D和美国的EA-18G“咆哮者”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但真的如此么?谁才是电子战机中最强的呢?歼-16D可以一洗前耻么?
美国EA-18G“咆哮者”的能力
(一)F/A-18F平台的优势
EA-18G电子战机
是在成功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的基础上专门打造的
。
F/A-18E/F作为第四代先进战斗机,具有优异的低速机动性,高推重比,并且
可以在航母上起降
,这为EA-18G的运用提供了极大方便。
相比其前身EA-6B“徘徊者”号,
EA-18G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自卫火力。
EA-6B“徘徊者”号
它可以在高威胁环境下进行电子对抗任务,并且
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
,能够自卫并掩护其他无武装电子战机。
这种多功能一体的设计理念,
使EA-18G既保留了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又具备战斗机的机动性和存活性
,大大提高了实战中的生存率。
(二)全频段覆盖的ALQ-99干扰吊舱
EA-18G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强大的ALQ-99电子战吊舱。
这种全向、多功能电子战吊舱工作在辐射频谱的全波段,
可以对各种类型的雷达信号进行检测和定位。
一旦探测到敌方雷达波,ALQ-99可以快速计算出最优的波形,对目标雷达实施针对性的精确干扰。
ALQ-99还可以储存敌方雷达的特征参数,
建立完整的电子图谱图库,并据此实施智能化干扰。
其最大的干扰距离达公里
,基本覆盖了所有主流地对空防御系统的有效距离。
ALQ-99的性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EA-18G具有全面的电磁控制能力。
(三)ALQ-全向接收系统
为进一步提高EA-18G的电子战能力,该机还配备了ALQ-全向接收系统。
这一系统由若干全向天线组成,
可以对度空域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检测。
ALQ-能够对空域的各种辐射源
进行精确定位,
为EA-18G的电子对抗攻击提供目标资料。
与此同时,它也能对己方通信链路进行监听,
判断电磁环境是否适宜进行数据链通信
。
ALQ-与ALQ-99相配合
,使EA-18G既具备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又拥有精确的电磁态势感知力,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也能精确找出并攻击敌方目标。
(四)强大的通信对抗系统
除了雷达对抗系统,EA-18G也具备先进的通信对抗能力。
通过使用数字无线电频率混频器以及高功率干扰设备,EA-18G可以对各种无线电通信链路
实施选择性的欺骗干扰
,攻击敌方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这使敌方指挥官失去对部队的指挥控制能力。
另外,EA-18G还可以进行网络攻击,
破坏敌方计算机系统,进一步瘫痪敌方的指挥体系。
这种通信电子对抗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电子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部分保留的空战能力
尽管EA-18G
主要进行专职的电子战任务
,但与其前身EA-6B不同,
它保留了部分的空战能力。
EA-18G可以外挂AIM-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
在必要时进行自卫空战。
这比单纯的无人防御的专职电子战机更具生存力。
一旦任务环境发生变化,
EA-18G可以快速更换武器配置,
满足多样化的战术需求。
这种多功能设计理念,使EA-18G兼具电子战与空战两种能力,
大大提高了机队的整体作战效能。
而美国之所以能够在电子战机上取得如此成就,与其早期的技术积累有着极大的关系。
电子战的先行者-美国
早在二战时期,美军就在轰炸机上装备了简易的杂波干扰设备,用于扰乱德军雷达。
到了越南战争,美军大规模使用专门的电子战机,如EB-66等配合反辐射导弹,成功压制了北越的防空系统。
而年的海湾战争更是被公认为
美军电子战的巅峰之作。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运用大量高超音速反辐射导弹,
对伊拉克的雷达进行致命打击。
同时大量先进电子战机如EA-6B“徘徊者”也投入战斗,配合其他作战单元,对伊拉克的防空和指挥系统实施全方位的电磁压制,
完全瘫痪了伊拉克的雷达防空体系。
这场战争向世人展现了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美军通过运用各种高端电子设备,彻底控制了战场的信息优势,
实现了空中、陆地、海上作战的顺利推进。
这标志着
美军电子战能力达到新的高度,
奠定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信息主导地位。
中国电子战机起步缓慢
相比美军,中国电子战机的发展明显更为缓慢。
从早期的改装机种到90年代的仿制,再到后来的引进,中国电子战机历经曲折方有今日。
1)早期电子战机
50-60年代,中国尚无能力自行研制电子战机,只能在少量现役飞机上进行简单改装,安装电子侦察和干扰设备,用于对台海对岸及周边地区的电子侦察任务。
这些改装机包括运-6、轰-6等,由于受原有平台限制,作战半径短,电子设备负载小,对实战支持作用有限。
但这是中国电子战机发展的重要起点。
2)90年代仿制经验
90年代,中国利用运-8、运-9等机种加装电子设备,以仿制的方式积累电子战经验。
但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到了90年代,中国开始仿制生产包括运-8、运-9等大型运输机,并在这些机型上安装国产电子侦察、干扰设备,形成仿制的电子战机。
如运-8电子侦察机,用于对周边地区的电子目标侦察。
这些仿制电子战机为中国积累了电子战的相关经验。
但由于电子技术较为落后,与西方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这阶段的仿制电子战机对中国电子对抗能力建设具有过渡性作用。
3)引进俄制机种
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MKK是中国获得先进电子战装备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为中国电子战机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经验。
90年代末,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苏-30MKK战斗机。
该机具有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中国获得这一平台,对研究电子战技术提供了机会。
中国可以通过对苏-30MKK的电子设备进行反向工程,了解其工作原理。
同时,苏-30MKK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先进电子战平台的使用经验。
这推动中国电子战机的发展,缩小了与先进水平的差距。
歼-16D电子战机崛起
经过长期的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中国研制出性能先进的歼-16D电子战机。
这架电子战机集成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电子设备,使中国拥有一款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子战机。
1)电子战吊舱配置
歼-16D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外挂3个大功率干扰吊舱,覆盖了雷达、通信等各个频段。
这些吊舱由中国自主设计,采用线阵芯片技术,功率分别达到千瓦级,远超过EA-18G的ALQ-99吊舱。
吊舱内置电源模块,实现机载电力供应,增强可靠性。
而且3个吊舱协同工作,可对所有重要雷达和通信进行全波段覆盖式干扰。
2)武器挂载能力
歼-16D不仅在电子对抗能力强,武器配置也具备明显优势。
其拥有12个外挂点,可大量携带导弹,完成攻击任务。
这些武器包括中国新型的反辐射导弹,可用于打击对手雷达;也可挂载机载版东风导弹等空对空导弹,执行防空任务。
这种强大的挂载能力,使歼-16D既是一架强大的电子对抗平台,又具备一定的空中打击能力,运用更为灵活。
3)雷达对抗性能
歼-16D雷达单元数和发射功率高于EA-18G,对抗敌雷达能力强。
歼-16D使用4个相控阵雷达单元,采用高功率发射技术,有效增强对抗敌方雷达干扰的能力。
相比之下,EA-18G使用的是老旧的机械扫描雷达,单元数量少,抗干扰能力差。
歼-16D优秀的雷达系统为其电子对抗提供了基础保障。
中美电子战机比较
(一)EA-18G的相对劣势
尽管EA-18G仍是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子战机,
但其核心装备仍是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
面对中国新型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防空体系,
其对抗效果将大打折扣。
EA-18G的ALQ-99系统已经无法对中国新一代雷达进行有效干扰,这将弱化美军的电子信息优势。
EA-18G
数量也较为有限
,仅美国海军运用,由于入役时间较早,维护保障成本较高。
这些因素将制约美军未来作战中EA-18G的大规模运用。
(二)歼-16D的技术优势
相比之下,歼-16D在电磁对抗能力和反辐射导弹的携带量方面将占据明显技术优势。
中国新研制的数字电子对抗系统,组合使用主动干扰和被动对抗,
可针对美军电子设备的频率及波形设计实现对抗优化。
大批量装备歼-16D,可形成战术规模的电子对抗群,
对美军电子系统产生压制作用。
此外
,歼-16D强大的反辐射导弹饱和攻击能力,
也是EA-18G难以匹敌的。
总体而言,歼-16D标志着中国已与美国的电子战机
技术鸿沟被进一步缩小。
(三)中国仍需加大投入力度
尽管歼-16D性能先进,
但中国电子战机仍落后于美军。
要注意这种落后并不意味着歼-16D与美国的EA-18G相比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而是说,不管是在
实战经验还是个别核心技术上我们仍落后。
毕竟我们的歼-16D是年才服役,而美国的EA-18G
服役时间早了我们整整十年时间。
所以从单机性能到编队运用,我国还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系统作战能力。
我国需要不断创新电子对抗理论,并
借鉴美军实战经验
,加速提升电子战素质。
只有在体系化作战能力上取得突破,才能逐步缩小与美军的差距,
争取电子战的主动权。
结语
中美电子战机的较量反映了两军的整体实力对比。
尽管中国电子战机有所进步,
但核心技术还需提升。
中国必须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坚持独立创新,
不断提高作战水平。
只有做强本国电子战整体能力,才能在未来战争中争取信息领域的主动权。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