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资源 >> 备ldquo战rdquo开学,这
春暖花盛开,学子约归期。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浙江各级各类学校将于4月13日起分批有序开学。
复学的脚步近了,各地各校面临着一场防疫“大考”。
备战开学,防疫装备和物资是必要保障。在浙江,不少师生自己动手制作防疫设备,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这场校园防疫战中,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锤炼担当精神。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超“硬核”的防疫设备!
初一学生发明25项抗疫“神器”
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退去的当下,触碰电梯按钮被视为一种安全隐患。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的几名初中生,发明的“红外线隔空感应按钮”,实现了无触碰操控电梯。这是疫情期间,该校开展的抗疫STEAM项目中的一项小发明。
4月1日,在学校举行的项目成果展示会上,包括红外线隔空感应按钮在内的25项学生抗疫发明集中亮相。
这些抗疫小发明中,包括安全距离检测器、不用手触碰的门把手、踩踏压力板电梯按键、红外线体温仪、太阳能空气净化器等。
研制这些小发明的,是中科院衢州二中创新实践基地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雏鹰班初一的学生。
项目负责人余炎宏介绍,春节过后,鉴于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学校预估会进行较长时间线上学习。为了避免学习过于枯燥,决定在全体雏鹰班学生中开展STEAM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开展抗疫小发明。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很多小区都在电梯口放了一包纸巾或保鲜膜,每次都要抽纸按电梯按钮。但这样其实很不环保,而且仍然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所以我们就准备设计一款非接触式电梯开关。”想出这一创意的学生邵子衿说。
他先是找出了小时候玩过的红外线遥控小车,拆下上面的红外传感器,又在网上买来导线、电磁铁和继电器等零件。他用家里的充电宝做电源,收纳箱做按钮面板。
在教师指导下,他和小伙伴一起完成了这项小发明。把红外感应器接在继电器上,当手靠近感应器,感应器就会发送信号给继电器,继电器接收到信号,电流就会接通,让电磁铁通电,按钮便会自动收回来,这样就实现了感应按键。
学生舒轶新和研究小组的小伙伴们,把研究思路放在了就餐安全距离上。考虑到疫情期间,要求在食堂等公共场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5米以上,他们发明了食堂安全距离警报器。当安全距离内有人时,设备就会发出警报。
在教师帮助下,他们对发明进行多次完善优化,最终完成了项目。“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作为一名初中生,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为抗疫做出贡献,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可以回到校园学习。”舒轶新说。
职校学子发明防疫一体机,能测温能消毒
红外测温、文具消毒、还能发口罩……这几天,宁波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几位学生发明的防疫一体机,让教师刮目相看。
这个发明经过远程定制生产,目前已经在学校投放试用,将成为复课的重要防疫设备。
一体机发明者是创新创意社团的三位高一学生:尚琴、陈福乐、潘煜焕。
“面对疫情,同学们想着力所能及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学生尚琴说。几个小伙伴经常在QQ群里交流国际上各种最新的防疫技术,不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大家琢磨着能不能发明一台学校防疫设备。
说干就干,他们集思广益,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工业产品设计,有的负责单片机硬件开发工作。
研发设计完成后,学生们先在阿里巴巴网站上找到了一家专营设备外壳的厂家,将自己设计的外观图纸发给厂家,然后又开发出系统所需的APP。
最后,在社团指导老师李政的协助下,开发团队在学校实验室完成了产品的安装调试工作。
就这样,短短半个月,这台功能强大的防疫设备就通过远程定制的方式通过生产出来。
这台一体机不简单,它可以利用人体红外温度热成像技术,快速刷脸测温,发现发烧的同学还能自动报警;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健康状况,记录每个学生体温的变化,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拥有口罩自动出货功能,同学们通过刷校园卡,可以自助领取口罩或酒精消毒棉片等防疫用品;可以利用紫外线,对学习用品消毒。
“医院、企业、社区、菜市场、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都能有它的用武之地。”学生尚琴说。
高校教师自制洗手液
“尽管受疫情影响,开学时间还没确定,但开学第一周的防疫物资肯定要先储备起来。”近日,一批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自制的洗手液,让公共事务管理处负责人张理剑惊喜不已。“学校已经在校内每个洗手间都备上了抗菌消毒洗手液。”
洗手液成品规格不一,但都饱含着教师们防控疫情的责任感
牵头制作这批洗手液的,是杭职院临江学院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师们。这是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设有《日用化学品技术》《典型精细化学品生产与管理》《典型精细化学品小试技术》等课程。教师们常常带学生自制洗手液、肥皂、护手霜等,对工艺流程非常熟悉。
临江学院副院长何艺告诉记者,早在年前疫情刚刚吃紧的时候,他们就有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想法。
“制作洗手液,需要表面活性剂、杀菌剂、保湿剂等各种原材料,教师们把学校实验室、仓库里留存的原料与半成品都盘活起来。”杭职院精细化工技术专业负责人吴健告诉记者,因为材料紧缺,连成品包装都无法统一,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的积极性。他们有的负责配方设计、原料核算,有的负责消毒设备与包装材料,有的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管理,有的负责成品罐装、标签制作。
“等学生返校后,我们会让学生也一起参与进来,更好地把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何艺说。
本期责任编辑:朱丹胡梦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