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资源 >> 石油石化行业无人机防御解决方案
一.背景与现状
年3月6日,美国守卫叙利亚东部油气田的部队受到了小型无人机投下的简易迫击炮弹等弹药袭击,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它们是这种不断增加的威胁的最新例证,作为回应,美国军方一直在开发和部署越来越广泛的反无人机系统。年9月,沙特石油公司两处设施遭受10架无人机攻击,损失严重。导致两设施暂停部分原油生产,石油产量减少过半,同期沙特油田遇袭引发油价短期飙升,影响或波及能源化工多个行业。
伴随无人机数量增长而出现的,是与日俱增的安全风险,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的威胁尤其大。我国目前对于“黑飞”无人机的监管仍处于发展阶段,曾多次发生无人机在油气场站库区以及周边区域非法飞行、拍照、投送违规物品等干扰事件。
二.建设必要性和迫切性
“黑飞”给相关石化企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引起了石化安全保卫部门的高度重视。年6月,国家反恐办又下发了《关于推动反恐怖重点目标无人机防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报》。该通报指出,石油石化系统反恐怖重点防范无人机恐怖袭击,事关国家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安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建设一套从地面到低空的反无人机防御系统,是提升站场库区安防水平的有效技术手段。如图1,图2所示无人机对有油田、油库的危害手段:
图1改装后的无人机可携带各种危险物品
图2沙特展示18架攻击油田的无人机残骸三.规范要求
年7月1日由公安部治安局、反恐局共同参与编著的《石油石化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1部分:油气田企业》(GA.1-)正式颁布实施。
在该防范要求中明确石油石化的重点单位必须配备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并且要求需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1.信号发射功率应小于或等于10mw;
2.系统应能24h持续工作,无需人员值守;
3.系统应获得国家认可的防暴合格证;
四.石油石化企业专属的无人机反制系统
常规无人机反制手段分为:目标(无人机)探测与发现,目标确认识别,目标干扰驱离三个步骤,依次对应不同的设备,构成相互协作的整套系统。但由于涉及到跨领域专业技术的融合,石油石化行业有着其技术应用的特殊性和专业性。
石油石化行业技术应用的特殊性:
(1)石油石化厂区自动化程度较高,主动发射电磁波的有源雷达探测目标飞行器时,会对石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并可能对设备和人员会产生潜在危害。并且对设备功率有严格限制,对探测技术有要求。
(2)常规无人机反制技术,仅能对市面上有遥控信号的无人机进行探测发现,而对不依靠遥控信号的自主飞行无人机的侦测与发现无效。
(3)石油石化厂区属于易燃易爆区,对打击技术手段有严格的要求,严禁将不明飞行器击落并落入厂区。
例如网捕或激光打击等手段,就不适合人员聚集的场所和易燃易爆石化领域,易对人员和财产造成潜在伤害。
针对以上现状,我司给出了石油石化系统反无人机主动防御系统升级方案:采用“导航诱导+电磁频谱侦测”联动部署。
为减少导航诱导对油气田库区内人员定位巡检设备,并且能够实现无人机的侦测预警、对入侵及反制事件进行统计及效果评估,在导航诱导技术的基础上增加电磁频谱侦测设备。
石油石化领域专属低空反制无人机专业解决方案介绍:
武锋技术W30A频谱侦测与反制设备是一套频谱侦测与诱骗一体式民用无人机防御系统,即频谱侦测识别报警后,通过发射诱骗干扰信号,对黑飞无人机的卫星导航部件进行诱骗阻断,以达到管制黑飞无人机的目的。产品包括了信号发生器、发射天线、监控软件等。
该系统采用不主动发射电磁波的无源雷达探测和无线电侦测技术,对自动化仪器零干扰,对周边居民环境如公众无线通信、自动化设备无影响,并具有频谱特征自主学习能力。侦测范围覆盖10MHz-6GHz,带宽MHz,有效干扰可以做到定点诱导、定向驱离、导航干扰、NFZ诱骗。正常情况下有效距离可以达到米以上,无遮挡情况下理想防护距离可达千米。系统可根据需要防御区域的大小和环境,合理布设单个或多个防御基站。
工作模式分两种,常规模式及巡检模式。
常规模式工作过程如下:无人机导航诱骗系统常开,频谱侦测设备常开。
巡检模式工作过程如下:无人机导航诱骗系统关闭,频谱侦测设备常开,频谱侦测、预警、统计,报警后立即开启无人机导航诱骗系统,对无人机进行反制。
优点:
1.常规模式,可对入侵无人机实施GPS导航诱导干扰;
2.巡检模式,侦测设备与GPS诱骗设备可联动,当侦测到无人机时才开启GPS诱骗干扰,干扰结束自动关停,对库区人员定位巡检设备、周边车辆的GPS导航影响很小;
3.具备侦测功能,可以对黑飞无人机进行侦测、预警,同时统计无人机防御发生频率,评估打击效果。
五.深圳市武锋技术有限公司
W30A频谱侦测与诱骗无人机防御系统基本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