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器材

为什么有些孩子碰不得,反应大那是因为

发布时间:2023/1/30 18:21:00   

家里有两个孩子或者幼儿园的老师们对下面这类情况一定屡见不鲜了吧。

“你为什么打我?”“没有啊,我只是不小心碰了一下……”“你就是打我了,我要打回来!”

两个小朋友打闹是常有的事,但通常情况下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怎样的呢?直接走过去把两个人拉开,然后对每个人都教育一番。人是分开了,但是道理却没那么容易讲得通。这时候小朋友都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面对莫须有的批评只会激起他们更大的愤怒,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俗话说得好“牵牛要牵牛鼻子”,解决问题也要抓住主要矛盾。这类小朋友的主要矛盾就是——小小的碰触会产生大大的反应,那么我们再来分析这个矛盾的根源,就要从触觉系统说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触觉对来自不同强度的刺激有着区辨的能力。但是,如果孩子在成长发育时期获得的触觉刺激不足,那么他就无法正确处理外来的触觉刺激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见得少,经验不足,所以他很容易养成以排斥的方式来应付外来触觉刺激的习惯,即触觉防御过当。

要解释触觉防御过当,还得从人类最基本的两种触觉反应说起:

防御性反应VS识别性反应

防御,我们都能理解,是面对敌人进攻所进行的自我保护。而触觉防御,就是人类进化出来保护自己的自然反应。

当我们的触觉侦测到环境中的危险信号时,就会将这些信号紧急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指挥身体做出反应。例如,当我们的手触碰到针尖时,会迅速将手收回;当碰到滚烫的热水,也会迅速缩手。这一点,人类和动物一样,都存在自身保护的防御机制,我们将它称为防御性反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是识别性反应呢?

打个比方,如果说防御性反应是“傻瓜软件”,不需要动脑,操作迅速,那么识别性反应就是“智能软件”,可以对传入的触觉刺激信息加以辨别,并且根据信息进行区分对待,等到了解其意义后再做反应的精密触觉反应类型。

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可以灵活运用以上两种反应,来应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但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对信息的区辨能力较弱,因此无法正确处理外界的刺激信息,进而就会产生以下这些表现:

1.对某些材质非常抗拒;

2.讨厌牵手或抱抱之类的身体接触;

3.讨厌擦脸、刷牙;

4.讨厌衣领的标签和帽子的绳子;

5.对温度的变化异常敏感;

6.讨厌厕所,尤其是幼儿园或公共场合的厕所;

7.被别人突然触碰时极易发怒;

……

因为对外界的触觉刺激比较敏感,所以他们会经常用手去揉或抓被碰触的地方,试图抹去不适感,结果在外人眼里,他们就显得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情绪急躁,经常容易与人起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特别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帮助他们呢?老岳建议:

1.坚持做触觉按摩,触觉按摩有安抚情绪的作用,家长可以在他们洗头、洗脸、洗澡或睡前,经常用手或柔软的毛巾温和地为他们的身体做抚触挤压按摩:

2.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幼儿园老师除了经常性利用园所内各种各样的玩具器材给他们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如钻爬阳光隧道),还要多多组织身体接触类的集体活动(如挤墙角)等,并鼓励他们参与其中。

总之,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更多的关心和爱,我们要做的不是抱着侥幸心理,等孩子慢慢长大就好了,而是在找到正确方法的同时及时行动,帮助他们打开心门,卸下防御,融入集体,去大胆拥抱身边的人!#育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0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