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资源 >> 敌人蠢蠢欲动,怎么办必须进行积极的战场准
战场准备是指对预定战场进行的勘察、规划、建设和管理等,目的是创造作战所需的战场环境,保障军队顺利遂行作战任务。战场准备的程度对于战斗、战役和战争的进程及结局具有重大影响。
转入阵地战,中国人民 在年秋的战略防御阶段,构筑了坑道余千米,堑壕、交通壕千米,创造了以坑道工事为骨干、同各种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同时,还采取较为有效的交通和后勤保障措施,保证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作战方针的落实。经受住了年春夏巩固阵地的斗争、年秋季的战术反击作战的考验。
特别是上甘岭战役,持续43天。 防守部队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机动灵活的战术,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胜利击退了“联合国军”的进攻,打退“联合国军”营以上冲击25次,营以下冲击次,守住了阵地。共毙伤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飞机架,击毁击伤大口径火炮61门、坦克14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说明 和人民军在整个正面战线上几乎是攻则必克,守则必固,完全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而“联合国军”对在正面战线取得胜利,已完全失去了信心。
这样,美国当局在 中只剩下原子弹和侧后大规模登陆这两张 。由于美国不敢轻易使用原子弹,为寻找结束 出路,有付诸实施可能性的,只有侧后大规模登陆冒险的 一手了。由于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 的初期,都有大规模侧后登陆的成功经验。因此,如何防止美军利用其强大的海、空军优势,以及朝鲜半岛三面环海、南北狭长有利其实施侧后登陆的地理特点,一直是 的后顾之忧。
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和部署,从年12月下旬到年4月, 以打好“过关仗”的姿态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反登陆作战准备。
的反登陆作战准备,不仅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的一次直接战役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掌握整个战场主动权的重大战略措施,是 发展到这时的必然步骤,是战略指导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英明一招。推动了战争进程的发展,为 的 胜利铺平了道路。
首先,调整战场部署是 和人民军进行反登陆作战准备的主要一环。 反登陆作战准备战场部署的总体原则是,在保证正面作战力量的同时,重点加强东西海岸的防御力量,而海岸防御又是以西海岸为重点;海岸的防御部署与正面部队换防同时进行,将从国内新调入的4个军,先用于作为海岸防御的第二线部队,熟悉情况,将 期入朝轮换的3个军,调至正面 线经受作战锻炼,而将在朝鲜作战较有经验的几个军从正面 线调出,加强东西海岸防御。
地面炮兵6个团另4个营、海岸炮2个连、高射炮兵1个团又1个营,先后入朝,加强东西海岸和正面的防御火力。经过调整部署,海岸防御部队兵强马壮,兵力和火力密度大大提高,防御力量大大增强。特别是西海岸,其 线平均每公里迫击炮以上火炮密度为7.6门、反坦克火炮为5.8门,高射炮平均第18.5平方公里为1门。
另共有坦克辆。空军对参加反登陆作战进行了部署和准备,共有14个师架飞机准备参加反登陆作战。海军派出快艇基地勘察组、水上障碍设置组、岸防炮设置勘察组,前赴安东和朝鲜西海岸进行勘察,海军1个布雷队在西朝鲜湾航道布设了4个雷区,并派出2个海岸炮兵连进入西海岸阵地,还有1个鱼雷艇大队和1个海上巡逻大队,参加了反登陆作战准备。整个战场部署调整的完成,使 和人民军无论东西海岸的防敌登陆,还是正面战线防御,都有了充足的作战力量。
其次,以东西海岸为重点全面加强防御工事。至年4月底,东西海岸和正面战线,共挖掘坑道条,总长余公里,挖堑壕、交通壕余公里,构筑余个永备工事和10.9万个各种掩体。加上在此之前构筑的工事,坑道总长达公里,堑壕和交通壕总长公里。在东西海岸还构筑了反空降和反坦克阵地,完全改变了东西海岸阵地工事脆弱的局面。东西海岸和正面战线形成了绵亘公里、纵深20-30公里的以坑道和永备工事为骨干的完整防御体系。
再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和准备作战物资,也是反登陆作战准备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物资运输和囤积方面, 铁路运输部门和后勤系统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其一,重点囤积,前沿优先,弹药等主要物资优先,参战部队物资囤积优先。其二,火车运输前伸运输终点、分段甩车、主副食等非危险物品直达离前沿最近点;对汽车运力集中使用,合理调配,对西海岸地区进行重点支援,同时提高汽车运力强度,发挥运输潜力。其三,发动群众,提高装卸效率。其四,弹药、被服、医疗器材等重要物资做到安全入库,主副食采取野垛保存,高度分散伪装。由于措施得力,组织严密,在 季度火车运输和抢装抢卸过程中,物资没有损失。汽车运输,损失的主副食仅占全军运输量的0.%,弹药仅损失40箱。
在铁道工程部队、铁路抢修和运输部队、后勤系统的共同努力下,至年3月底,基本上完成了全部战备物资储备。弹药总囤积量已达12.38万余吨,超过年12月末弹药囤积量的65.2%,其中各军共储备4.36万余吨,每个炮师平均储备吨;粮食总囤积量达24.8万余吨,可供 食用8个半月;马料囤积可供全军马匹食用5个半月;食油囤积可供全军食用6个半月,食盐为8个半月,菜类为5个半月,肉类为3个月零5天;汽油储备了4个月的消耗量。各部队给养储备量均在2个月以上。这就为后来 进行的夏季反击战役提供了充足的作战物资。
, 空军和防空部队积极掩护了反登陆作战准备。 空军除完成自身的反登陆作战准备外,灵活贯彻“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原则,积极与美空军展开斗争。1-3月, 空军采取多层次多梯队混合编队,插入进犯鸭绿江沿线上空的美混合机群,打击战斗轰炸机的战法,有效地保卫了鸭绿江一线重要目标。在反击美军大机群的同时,乘敌间隙,以小编队多批连续出动的方法,远出到镇南浦和大同江口一带,打击美军小机群,掩护地面部队部署和工事构筑及物资囤积活动。
防空部队制定了反登陆、反空降种战方案及与野战部队协同作战计划,对高炮部队、探照灯部队和对空监视部队的部署进行了调整,并在美军可能空降地区构筑了反空降阵地。与空联司组建了联合情报站,案中指挥空军和防空对空勤务部队,组成了完整的对空勤务警戒。年6月份成立防空指挥部后,指挥关系更加顺畅,协同性有所增强。有力地保证了 和人民军的反登陆作战准备。
至年4月底,反登陆作战准备全面顺利完成。这次反登陆作战准备,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是 中空前的。经过这次准备,彻底解决了 和人民军的后顾之忧,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不得不知难而退,其大规模军事冒险计划只好胎死腹中,转而寻求被其单方面中断的停战谈判。这是通过战场准备掌握战场主动权,达成有效威慑吓阻敌军事冒险、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成功案例,对当前中国国防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来作战,作战要素更多、作战单元更复杂、作战体系更庞大,要想赢得战争,进行周密细致的战场准备尤为重要。我国采取的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因为是防御,我们可以进行战场准备;因为是积极防御,我们必须进行战场准备。进行战场准备,一是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有效途径,二是战时可以预设战场作为依托,化劣为优;三是起到威慑吓阻作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场准备始终以人民战争的思想为指导进行。随着高新武器装备的使用和作战向陆、海、空、天、网络电磁多维空间扩展,战场准备的范围已经不只限于边境,而扩展到深远纵深甚至全部领陆、领海、领空和太空。需要更加注重战场准备的延伸和衔接,准备在哪打仗,打什么样的仗,就要进行什么样的战场准备。
战场准备不是盘马弯弓、箭不发的备战状态,而是和平时期针对不同战略方向、战略纬度受威胁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战场相关要素的准备。战场准备也应立足国情军情,走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道路。
有战场准备,当然也有反准备。战场反准备有可能是与未来可能的作战对象一系列的低烈度的对抗,是战争爆发前斗而不破性质的对抗。可能存在一定热度的小规模战斗,如挤占要点、拨点作战、固守要点等作战行动,也可能是干扰与反干扰行动等。
,以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作总结,“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