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器材

战斗机空战与空军精神的南辕北辙

发布时间:2024/1/14 13:25:12   
与人类制造的其他武器装备相比,战斗机(宽泛一点就是固定翼飞机)是非常特殊的一类。这种特殊,来源于战斗机属性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是其强大的机械运动能力带来的。坐上了战斗机,就要有坐上刀尖的觉悟战斗机首先作为一种平台出现在战场上,但是强悍的运动特性,又让战斗机的实际运用更像是一种武器弹药,而不是平台。这从战斗机一诞生天然就追求飞的更高更快更敏捷就能看出,战斗机一出现,就是在用自身的机动性追逐目标,而追逐目标通常是武器的职能。当然在导弹出现之前,这也是唯一的办法。比如,我们说士兵是平台,而其发射的子弹是武器弹药,在交战范围内,去追逐敌人的是子弹,而不是士兵。因为大多数平台,速度都不够快。平台的作用是让武器弹药在战场上安全且经济的进行战场机动,注重的是战场运输性能,要走的足够快,足够远,运载的足够多,不会轻易的被发现,被击毁。可是战斗机很快,而且比之前出现的又快又笨又不准的近程武器(枪炮、鱼雷)相比,还灵活智能精确打得远。不知道好上多少倍。后来有了导弹(自杀式飞机),战斗机也上了航母。战斗机与导弹,都是靠自身的机动性在追逐目标,而且日本的神风突击队更是直接把战斗机当做人操导弹使用,战斗机看起越发像是武器了。而且没有垂直起降能力的战斗机只能依附与平台存在与转移,这一点与导弹也很类似,也是所有武器弹药的一般特征。舰载机就是武器嘛机场本质上就门“超巨型固定岸炮”如果要把导弹的定义套用到战斗机身上,那么战斗机就是一种可以回收,重复使用,能携带多弹头,多用途,超智能,具有强大通讯,感知,侦查能力的巨型远程巡航导弹,或者是巡航导弹的一级助推器。现在各大军事强国都在试图制造具有超强智能的战斗机,但从一开始战斗机就具有超强智能,只不过这种超强智能是通过载人实现的。与AI相比,显然有人方式的超强智能成本太高,水平也有明显极限。所以想换掉罢了。所以,把战斗机作为武器(导弹或导弹助推器)甚至是弹药来看待,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人们对战斗机机动性能的执念,比如军迷对战斗机的狗斗性能的质朴追求。因为一般来说,没人希望自己打出去的弹药慢悠悠的飞向敌人。飞天剑法如果说导弹是箭,那么战机就是剑(所以剑法很重要),而且是比大多数的箭攻击范围、攻击威力,攻击精度还要大的飞剑。交战时间只要超过几天,等导弹打完战机就是唯一的远程武器。与其他热兵器(枪炮,导弹,鱼雷)相比,固定翼飞机的综合优势明显,大概唯一的缺点就是门槛高,因为复杂,所以周期长单价贵。只有在核战争与高价值时敏打击中,在水下作战中,固定翼飞机作为主战武器的地位,才被导弹与鱼雷部分取代。至于枪炮,现代战争的主流是超视距作战,非接触作战,中程作战,枪炮的射程太小,不可能成为现代军队的主战武器。大就是美不过,主要的作战距离还是在中近程以内,即km以内,这是个攻防兼备,攻防结合最好的作战距离。近了偏防御,远了偏攻击。具体到固定翼飞机,这个距离最合适使用的是战斗机等中小型作战飞机,而非轰炸机等大型作战飞机。导弹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但战斗机的主战武器的地位依旧稳固。谁的空军强大谁有火力优势,由于空军还大大落后与美军,所以我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要治好,还要长期多下猛药,加强治疗。火箭军常规导弹与陆军远火的疗效有限。多来点,剂量不够,人大打医疗费!不过,战斗机毕竟不是导弹,平台属性还是非常明显的。只看到战斗机作为武器弹药的一面,就限制了我们的思维,也限制了战斗机的发展与运用。战斗机当然还是可以依靠机动性去自己追逐目标或躲避攻击,但在导弹性能越来越强的今天,越来越没有必要了。与导弹的机动性的进步相比,战斗机机动性的提升带来的导弹增程作用,以及缩小导弹的不可逃逸区的作用,越来越吃力不讨好。没有电子战掩护,非隐身的战机等于裸奔战斗机的平台属性还是摆在那儿的,与导弹拼机动性,这是用自身的短处去硬拼人家的长处。非不得已不必为之。而且需要用到战斗机的机动性的时候,作战距离都很短,因为瞄准远距离的目标不需要什么很强的机动性。这在现代空中作战中作用真的很有限。敏捷与速度对平台不是必须追求的,战斗机可以不敏捷,可以飞的慢。(无动力或助推类)武器弹药第一要快,这样才能追上目标射程与杀伤力也大,变成制导武器才会在速度的基础上追求敏捷,因为要持续追逐目标就得不停的变换方向。(导弹与战机这类全程或接近全程有动力的武器的第一追求是远,能打的着是杀伤的前提,其次是突防生存率,而且射程优势可以达成绝对优势——能打敌人而敌人不能反击)再简陋,这也是制导武器+远程武器+巨型武器,与之前的武器有质的区别在战斗机作为制导武器出现之前,没有哪种武器弹药在追求敏捷性。这时候追求敏捷性的只有部分作战平台,但水平很低。相反,克制导弹,战斗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平台的属性与优势。导弹之所以恐怖,真正厉害的并不是导弹的机动性能,而是其信息系统的信息捕捉能力。如果导弹没有制导能力只能沿着惯性弹道飞行,那么简单的机动躲避就好。导弹的体积载重有限,与战斗机这种平台比信息系统的性能,天然处于劣势。隐身技术没有成熟之前,电子战就是战斗机对付导弹最好的办法。而且电子战不止是对付导弹上的导引头,更重要的是对付对方飞机的雷达,让对方的雷达瘫痪致盲然后抢先击落对方,比躲避对方导弹的追击要好得多。而且最好是在远距离上就击毁对手,这样可以减少被发现的可能。这个逻辑再演绎下去,既然战斗机也是武器,那么攻击机场(平台)不让其起飞,将飞机击毁在地面又要比进行空战要好的多。火箭弹添地才是空军的灵魂所以,打机场比空战好,攻击比防御好,打鸟不如打鸟巢,在空中打鸟不如在鸟巢打鸟。等对方飞机上天了,空战中拼信息对抗比拼机动性好,因为如果对方信息系统失效,武器是没用的,导弹是打不出来的。这时候就很容易击落对方,最好在远距离击落,这样被发现的可能性小。如果被对方发现也要抢先击落对方,至少要在被击落前也发射导弹还击。如果对方的导弹已经发射,那么依旧是信息对抗优于机动对抗,因为导弹就是一架自杀式小飞机嘛。即使最后没办法拼机动,也是利用机动去对抗破坏导弹的信息跟踪,而不是在敌人导弹的持续信息跟踪下避免让导弹击中。所有人都知道反导拦截很难,因为那是用子弹去拦截子弹。战斗机同样是武器弹药,因此空战同样是子弹拦截子弹,相对其他作战的难度是不难理解的。等战斗机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化,实现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战斗机还会变的更像导弹,拦截起来会更加困难,所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实战中能避免即避免。还是将其拍在地面最好。既要想办法避免防御中的空战,这个可以通过攻击实现。也要想办法避免攻击中的空战,要避免对方在我攻击的过程中对我方的空中拦截。因为炸弹最终还是要打到地面上才算数,也更划算。而且本质上,应对敌人的空中拦截或在空中拦截敌人是一种非必要的浪费,这个环节是可以没有的。战争的胜利最终是体现在地面上。不管是利用速度,突然袭击,还是隐身,电子干扰,网络瘫痪,或者特种渗透,低空突防,能避免空战就直接打击敌人,肯定比进行空战才能保护自己或打击敌人,要好得多。肥电才是下一代美国海空军的主力战斗机所以,战斗机虽然是空军最顶级的装备,但空军与空中作战的灵魂与精神却无法用战斗机这种防御性装备来体现。空军与空中作战的灵魂与精神是攻击、攻击、再攻击。武器弹药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其优先目标永远是消灭有生力量,而不是挡住敌人射出的子弹。不能本末倒置。所以,最好不要让战斗机成为空军的主要装备,这会让空军与空中作战走上邪路。也最好不要让战斗机飞行员成为空军中最耀眼的战斗员群体。空军最耀眼的战斗群体,最能体现空军与空中作战灵魂与精神的,是轰炸机与攻击机飞行员。这不是说不要战斗机,不要空战,不要防御了。而是要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分清主次恰当的分配有限的资源,追求更大的、彻底的胜利——这是防御不可能做到的,只有攻击,只有进攻才能达成。空战,只能斩断敌人的手脚,打落其兵器,戳瞎其耳目。但攻击能直接作用与敌人的主体与躯干,干净彻底的消灭敌人,将其彻底毁灭。能阻止敌人的攻击,与能将敌人消灭在出发地,对敌人与世界的心理震撼是完全不同的,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0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