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资源 >> 卓越教学基于ldquo无缝学习rd
“
陈广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免疫学科课程组长,机体防御与免疫教学团队首席教师,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FU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获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育才奖等奖项。带领教学团队《机体防御与免疫》课程建设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
什么是“无缝学习”?
教学如何支撑“无缝学习”
一起看看陈广洁老师的做法
一、“无缝学习”——信息化时代学习的新常态
年,乔治·库(GeorgeKuh)最先在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领域中提出,“无缝学习(SeamlessLearning)”可将课堂内与外、学术与非学术、校内与校外独立的学习经验连接为一个整体,即实现学习经验的完整、连续。[1]Kuh着重于整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为学生创设无缝的学习环境,并鼓励学生利用教室内外的学习资源。年,台湾中央大学陈德怀教授在移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无缝学习”的概念:它意味着学生在有求知欲时,能够随时在不同情境下学习,并在移动设备的辅助下,快速地在不同学习情境间切换。[2]有研究者基于“无缝学习”的研究现状,给出相对清晰的概念界定:“无缝学习”是一种将不同情境下的独立学习体验融合为一个整体的学习方式,它在个人和群体的学习空间之间架起了桥梁,努力弥合不同情境中的学习差距,使得学习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它也支持学习者在无缝环境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迁移到课堂学习中,以促进跨情境学习的有效衔接。[3]
“无缝学习”意味着学习者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他们可以使用个人移动设备作为中介,轻松快速地从一种场景切换到另一种场景,并且可以保持跨技术和设置的学习连续性。“无缝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概念,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近十年来,关于“无缝学习”的研究聚焦在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其路径是通过技术环境设计以及制定情境式活动来实现自我导向式学习,使学生能适应这个不确定、多元和复杂的智能时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围绕“无缝学习”来设计教学活动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事实上,已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就此展开了探索和尝试。我校医学院陈广洁教授对“无缝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医学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无缝学习”理念融入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将“无缝学习”理念融入教学的缘起
任何新理念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陈广洁老师谈到:“以前的医学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把医学理论知识学完再进行临床实践,知识和实践是割裂的,不利于医学生的融会贯通与知识拓展。因此,我们采用一种整合式教学模式,它体现的是一种‘斜向整合’的思路,在医学生的培养中,早期就把基础知识到临床知识都贯通,在知识讲授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让学生边吸收理论知识,边学会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整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思考、探索的机会和情境,学生在吸收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自主探索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相应地,教师的教学设计需要从“如何支持并促进学生自我导向式学习”的视角考虑。基于此背景,陈老师在《机体防御与免疫》课程教学中创新性地融入了“无缝学习”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整合、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力求最大化地为学生创设可持续、自主的学习条件和平台。
三、教学如何支撑学生的“无缝学习”
1、全新的教材资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基础,传统教材编排按照知识体系本身的规律,给学生呈现一种严密的、层级式的知识内容和体系,这样的编排方式虽然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脉络和框架,但不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陈广洁老师认为,传统的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于是她参考国外教材的编写模式,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邀请了复旦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海军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免疫学专业的资深学者,与教学团队主讲教师共同参与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新教材体现了“整合”的特点,对章节和内容重新排布,将免疫学知识和免疫系统的组织发生学以及临床免疫相关疾病相结合,同时教材也体现了交医的整合培养特色,能更好地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
2、丰富的电子资源
要支持学生的“无缝学习”,教师需转变“教材为唯一教学来源”的观念,将学生的学习置于更广阔的网络资源背景下考量。现代科技瞬息万变,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学习习惯也随之变化。当发现学生们在复习、预习时会自己寻找网络资源辅助学习时,陈老师意识到,手机、电脑作为学生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可以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个课堂阵地。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借由多样化信息技术开展“无缝学习”提供支架。
陈老师带领团队尝试在多元平台上建设课程相关的电子学习资源,具体包括:
(1)《有机体防御与免疫》课程网站:包含电子课件、所有章节的课堂教学视频、部分章节的微课、微精品课等;
(2)交医智课堂《医学免疫学》慕课;
(3)“HostDefense与Immunology” (4)“机体防御与免疫” (5)BBS答疑交流平台。
学生可以在手机、电脑等不同的学习终端上随时随地获取原创微课视频、原创精品慕课、最新免疫学研究成果、相关科普文章等,也可以实时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多终端的“无缝学习”。丰富的电子资源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3、鲜活的思政资源
陈老师认为,新时代的课程大纲,尤其是在医学这样一个需要和患者打交道、需要学生有高度人文素养的领域,不能局限于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还应当融入课程思政的目标。陈老师组织团队共同编写了一本《免疫学思政素材》,与《机体防御与免疫》教材配套使用,力求将专业知识融入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又用故事将知识串联。学生们可以在诺贝尔奖得主的经历、科研工作者的贡献、医生们的故事中明确自己学习的意义和人生的方向,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让“无缝学习”的过程充满温度,彰显大爱无疆的精神。
4、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陈老师将“无缝学习”理念融入教学,除了体现在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层面,还表现在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她的《机体防御与免疫》课程教学主要由知识讲授、CBL(CaseBasedLearning)、指定自学内容以及绘制思维导图四种模式组成,复合教学模式也是“无缝学习”的特点,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渠道和空间。
陈老师参考国内外的教学经验,会选择部分过渡章节或知识点让学生自学,这一自学过程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夯实,也是对后续课程内容的预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为学生讲解基本知识点和理论后,陈老师会基于CBL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超敏反应临床案例,并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并进行汇报。
左右滑动查看
在课程的最后,陈老师会安排一个“Puttingitalltogether”的环节,让学生负责绘制某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或者让老师和学生互动、或者让全班同学参与思维导图整合的制作,大家的思维导图在一起就能非常直观地呈现出这门课程所学的内容。陈老师表示,思维导图的绘制是学生对这一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整理,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系统性、形象化的记忆,其实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反馈与检验。
左右滑动查看
在陈广洁老师及其团队的努力探索与尝试下,初步构建并实践了基于“无缝学习”理念的《机体防御与免疫》课程教学模式,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融合,将个人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融合,打破了学习资源的时空限制。当然,教学改革与创新非朝夕之事,在未来,基于“无缝学习”理念构建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深化。
参考文献:
[1]KuhGD.Guidingprinciplesforcreatingseamlesslearningenvironmentsforundergraduates[J].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37(2):-.
[2]ChanTW,RoschelleJ,HsiS,etal.One-to-onetechnology-enhancedlearning:Anopportunityforglobalresearchcollaboration[J].ResearchandPracticeinTechnologyEnhancedLearning,,1(01):3-29.
[3]肖君,梁晓彤,黄龙翔潘志敏.().无缝学习的焦点与趋势.中国远程教育(02),66-75.doi:10.41/j.cnki.chinade..02..
整理:周奕扬
编辑:张兴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