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器材

战国时期的都城保卫战,秦国的都城防御体系

发布时间:2024/12/18 15:31:21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www.ykhongye.com/bdf/baidianfengbingli/1150.html

进入战国以后大规模筑城开始,而各国也开始在边境修筑防御设施——长城。即使如此,都城保卫战还是在绝大部分诸侯国上演了,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其他六国的都城除了灭国之外也都经历过战争。除此之外在诸侯国锐意进取之时有些都城还承担着前线基地的作用。例如秦为了东征魏国河西之地而都泾阳和栎阳,其本身就是修建的临时性的军事都城。

进入战国中后期,从外部因素来看秦国已经在兼并战中占到了绝对上风,东方六国已经很难直接威胁到秦国都城。而从内部因素来看,有学者通过对比墓葬青铜器的组合发现,与其他东方各国不同,秦国国内的政治结构从西周晚期以来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卿大夫阶层始终没有对公室有显著的威胁,商鞅变法之后更是完全废弃了世袭世禄的制度。

一、春秋时期都城防御体系差异性

春秋诸侯国对都城的防御设施并非都很重视,都城防御体系比较单薄,基木上是以都城本身为主,而从大体的情况上可以分为两类。

1.无整体防御体系

第一类没有明确的人工防御设施。从考古发现和文献来看,在主要诸侯国都城中东周王城、晋都天马曲村、早期秦都雍城、早期楚都纪南城应该属于这一类情况。而这一类都城均处于春秋早期。

天马曲村作为唐叔虞始封之地,历经数百年之久,整个遗址范围之大,等级之高极为罕见,绝对能反映晋国实力之强,但是遗址却并无城墙等完整环绕整个遗址的防御设施。东周王城城垣修筑应该不早于春秋中期,以文献记载来看应该为公元前年由诸侯修筑城垣。

据考古发现秦都雍城、楚都纪南城郭城城垣的修筑时代都在春秋晚期。文献记载中雍城到秦悼公二年也就是城雍公元前年,纪南城是到公元前年建城垣。

二者相证可见早期雍城和纪南城都是没有郭城的。我们不排除当时在宫室附近有防御性设施的存在,但就整个都城而言是没有防御设施的。

2.单层防御体系

第二类是仅在都城拥有一层防御体系的。在都城修筑有一道城垣,构成城郭城,至于宫城的分布基本集中于城内。在主要诸侯国都城中,曲阜故城、齐都临溜、郑都新郑、宋国故城等属于此类体系。此外中小型诸侯国也有不少属于这种类型诸如上蔡故城、上阳號国故城等。

这一类都城防御体系是整个春秋战国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中最常见的城市防御体系。最外围是由自然河流和人工壕沟所形成的护城河,护城河内侧是修筑的城墙,在城墙内侧还有可能为修筑城墙时形成的内城壕。宫城或者宫殿区基本集中在城中一个区域之内,而其周围有的以城墙方式进行防御。

春秋中后期开始,各诸侯国开始强化都城地区的防御,基本上都修筑了城墙这一基本设施进行防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强化都城防御。此时各诸侯国都城的防御体系是相类似的,均是单层防御。不过各自有一定的差异性。

主要诸侯国都城中,后期东周王城、晋都新田、后期的秦都雍城、后期楚都纪南城、吴都木渎城、魏都安邑等属于此类体系。上一个时期的曲阜故城、齐都临溜、郑都新郑、宋国故城等则延续这一形式。这一时期的都城防御体系与春秋早期第二类防御体系一脉相承,不过显得更加复杂。

晋国都城新田是比较特殊的一座,在40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分布着具有宫城性质相连的三座小城外,另有卫城性质的三座小城,在六城周围还有夯土基址,祭祀遗址、盟誓遗址及居住遗址、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和墓地等遗存分布,然而整个都邑遗址没有统一的外郭城。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宫城性质的牛村故城为内外两重的回字形结构,台神古城南部有一小城,三座卫城性质的小城中北鸡古城、马庄古城为东西两城并列的结构,呈城古城为南北两城并列的结构。

根据考古发现可以看到,无论宫城还是卫城都不是一次性修筑完成的,而是有先后顺序依次增建而成。结合文献中晋国个卿大夫与公室之间的纷争,三座卫城被认为是强卿居住之地。

也就是说晋都新田外以三卫城,内以品字形三宫城,既相互照应又相互提防的都城的防御体系。整体上来看,虽然卫城与宫城之间有距离,但是整个晋都新田的大量重要的考古遗存都分布在几座小城的周围反映了宫城与卫城构成了一个防御整体,属于同一层防御圈。

二、战国时期都城防御体系差异

进入战国时期各国的都城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各国的都城防御体系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一时期的都城防御体系可分为三类。

1.单层防御体系

此类都城防御体系和春秋时期单层防御体系基本相同,不过出现的原因却各不相同。第一种是战国初期延续了春秋时期都城防御体系的基本情况,这种情况时间持续并不长。第二种是属于周、宋、鲁等小国,受到国力的制约很难对都城防御体系进行较大的改动,基木上维持春秋时期都城防御体系。

第三种则是各国的陪都或临时性都城适用的体系,此种都城虽然重要但终究不能和主都相媲美,不会进行大规模营建工作,同时这些都城还是主都防御体系上的重要一环。

像魏都安邑、秦国栎阳、楚国诸多别都、韩国宜阳、阳翟等。魏始治安邑大约在公元前年左右,不过到公元前年魏惠王便迁都大梁,所以都安邑主要的时间是在春秋时期,且是做为卿大夫的采邑性质存在的。

而魏国始筑河西长城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所以这个阶段的魏都安邑依然是单层防御体系。

2.多层防御体系

以东方各国为主,都城建立了完备的多层次防御体系。赵都邯郸、燕下都、中山灵寿、齐都临淄、楚都纪南城、韩都新郑等均属于这一类。

第一层防御圈一般由长城、陪都等构成。这一层防御圈的意义有两个,一是为诸侯国防御提供反应的时间和空间,二就是直接抵御外来的攻击。

这一时期各国所修筑的长城和营建的陪都并非都直接作用于都城,其中只有一部分构成了都城第一层防御圈的。此类设施往往是都城防御的门户,大约只要两三天的行军时间就可以抵达都城。

这个标准是按照当时的行军速度而定的,《荀子》中记载魏武卒“日中而趋百里”。以现代军队要求常行军徒步每日行军30—40公里,强行军徒步每日行程50公里以上的标准来,魏武卒的行军速度当时各国久经战场的主力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而从战例来看《史记穰侯列传》中记载“穰侯……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据《正义》引《竹书》、《括地志》来看北宅在荥阳西南十七里,距离大梁直线距离80公里以上。

可见这一距离上防御的成败直接关系都城的安危。这一层防御圈并非是全方位防御,主要是重点方向防御,齐、燕、赵重点是南线防御,韩、魏则是西线防御,楚国防御重心则在北线。

中国古代在都城制度方面除了单一都城外,还流行两都甚至多都的陪都制度。中国历史上陪都制度是指因政治地理、政治军事发展形势等原因,国家在正式都城之外选择特定地理位置所建立的辅助性都城。东周时期不少诸侯国都除了都城以外大都设立有陪都性质的都邑。燕国在武阳设下都,齐国有五都,楚国则设置有众多别都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所设立的陪都有不同的意义。诸侯国都城大多几经迁徙,早期都城作为国家兴起之地或强盛之地,往往也是宗庙所在地,更多是在政治上和宗教上的意义,例如在秦人迁都咸阳后雍城依然是秦国重要的政治中心,即使到了秦王羸政冠礼尚要在雍城完成。不过,单就军事角度而言,这种性质的陪都并无太多作用。

另外一种是为了争霸、兼并战争而设置的,这些陪都往往位于边疆,军事意义重大。

例如楚国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竹对右尹子革说:“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东、西不羹加上陈与上蔡,被称为“四国”。

可见楚国在陈、蔡、不羹都皆驻兵千乘,如果按照当时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那么一座别都就有至少人。

可见别都在楚国军事上的重要性。而根据历史文献和有关学者的考证,春秋时期楚国别都之多,在东周列国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如果说位于前面北线四都主要是争霸中原而设置的话,处于楚国腹地郭北部鄢都,其目的更多的是防御并抗拒中夏。而鄂城则是东部的门户,这也是陪都之一。

自春秋后期开始,齐国相继在国内共设立四座陪都,与临淄合称“五都”。《战国策·齐策一》和《史记·燕世家》都有记载:公元前年,齐宣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由于资料欠缺,学界对于四座陪都的具体名称和地望还有争议,四都则应该为军事性陪都。

战国时期,由于燕国要南向中原与其它诸侯国作战,特别是对抗强齐。因此,在南部军事要冲之地建立了燕下都。燕下都地处河北易县城东南,在河北平原的西北角上,位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两河之间。

从燕下都的地理形势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是燕上都通向齐、赵等国的咽喉要地,也是燕上都的南面的门户所在,也是燕国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秦国九都八迁,都城性质复杂,变化也比较多。其中济、祈渭之会、平阳、经阳、栋阳都应当属于为东进而修筑的军事性都城,大都处在要冲之地。这些都城大多以都城形式出现时间较短,城内也较少发现礼仪性建筑,而是作为军事型临时都城存在。

陪都本身也是都城的一种,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不过,东周时期大多数陪都和主都之间还是有较大差距,相当于某个区域内的行政或军事中心。

陪都或别都战时往往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如公元前白起攻楚至鄢都,鄢作为别都同时也是主都郵的北门门户,楚必守之地,在此楚援军大集固守,楚军防守严密,白起不惜从距离鄢百里之外引水灌城。至此楚军主力损失惨重,再也无力阻拦秦军,次年秦军拔邮。之后楚顷襄王退保另一个别都城。

自春秋时期开始各国战争频发,为了生存和战争形势,各个诸侯国开始在边境上修筑边墙,设置关系要塞。至于关溢要塞文献仅可见《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晋使女宽守阙塞”等寥寥几条记载。

楚方城则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关于楚长城的具体建筑时间并没有详细记载,其最早出现于《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公元前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除春秋时期的楚长城外,在诸国之中齐长城是另外一条修筑较早的长城。《管子·轻重篇》中记载“阴雍长城之地”,又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公元前年《水经注·汶水》引《竹书纪年》“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濯员伐齐,入长城。”

这是文献中比较明确的记载齐长城的情况,那么最初在春秋晚期齐便有长城。不过关溢、长城的大规模出现应当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陆续在边境险要之地开始修筑关隙、长城。

关溢、长城对于都城防御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关溢、长城的出现可以为都城提供更大的防御空间和时间,避免了敌人直接进攻都城的遮她局面。

另一方面有些长城木身就应该直接属于都城防御的一部分。其中春秋战国时期长城从防御对象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防备其他诸侯国而产生的内长城,另一类是防备边境戎狄进攻的外长城。直接防御都城的长城都属于内长城。

总结

历史上的长城多是用以防守边界,以“固国”之用,然而由于都城地理位置的原因明长城虽是固边的设施,但是其蓟镇、宣府镇一带的长城则更是京师北线防御的主要设施。

至于关隙要塞,其数量众多,不过比较知名的关溢基本上都处于各诸侯国的边境附近,并不直接作用于都城,所以在此不予以讨论。那么符合直接防御都城条件的长城应该是:魏国河南长城、赵南长城、燕南长城、齐长城和中山国长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3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