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器材

穿铁如泥T90和M1A2都无法抵御,

发布时间:2022/11/9 17:11:00   

钢铁虽坚硬,但有一种武器,它也难以抵挡,哪怕是当今先进的主战坦克,也无法抵御这种武器的攻击,这种武器便是穿甲弹。再坚固的装甲在穿甲弹面前也会变得不堪一击,对于普通钢铁,更是可以做到穿铁如泥。

穿甲弹的工作原理是以炮弹材料的硬度与形状,加上装药在射击时传递的动能,在与坚硬的目标接触时穿透表面从而达到破坏的效果。

因此,穿甲弹在设计时就必须得考虑炮弹形状以减小飞行阻力,提高飞行速度以便穿甲效果更佳。穿甲弹除用来对付坦克外,也会用来对付一些坚固目标。

一般穿甲弹分穿甲子弹和穿甲炮弹两种,穿甲子弹主要用于穿透单兵护甲和一些具有轻型防护的设备,如反器材狙击步枪。穿甲炮弹则用来毁坏各类重型载具,如重型主战坦克、装甲战车、装甲运输车等。

在这一节里,我们所说的穿甲弹通常指穿甲炮弹。穿甲弹的使用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从木质战船到钢铁巨舰,军舰的防御性能有了质的提升。并且为了防御炮弹攻击,当时战舰的装甲上普遍都进行了表面渗碳处理,为了击穿这一层坚硬的高碳钢,穿甲弹应运而生。

此后,为了提升穿甲效果,穿甲弹上还普遍覆盖了一个钝头的被帽,这就是被帽穿甲弹(APC),而为了减少炮弹飞行时的空气阻力,通常会在被帽上再覆盖一层风帽,这就是风帽被帽穿甲弹(APCBC),并于二战中开始应用。由此可见,穿甲弹最初的对手并非陆上的坦克,而是在海上的各式军舰。

从年代至年代,穿甲弹的主要目标是击穿厚重的战舰装甲。不过从年代开始,穿甲弹也被作为反坦克武器使用。到了二战后期,随着坦克车体正面装甲的倾角越来越大,尖锥状的普通穿甲弹很容易被倾斜装甲弹开,而此时有部分国家发现,将穿甲体前部做成钝头的形状能更有效地“咬住”装甲表面,从而减少跳弹率从而提升击穿装甲的几率,这便有了钝头穿甲弹。钝头穿甲弹为达到更好的作战效果,一般会在穿甲弹前焊接上一个软质被帽,在击中装甲时被帽会先“咬开”装甲,这便是风帽被帽穿甲弹(APCBC,ArmorPiercingCappedBallisticCap)。如今的穿甲弹原理也与其类似。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日新月异。在当今装甲防护不断提升的同时,各类穿甲弹的穿透力也在不断提高。如今一些主流坦克的装甲防护性能已经非常优秀,均用上了复合装甲或贫铀装甲,那么,如今的穿甲弹还能否将其击穿呢?

如今的穿甲弹,在辅助设备的加持下,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高。上面提到过,穿甲弹需要借助动能穿破装甲,因此能否击穿目标,很大程度上还得看穿甲弹的战斗部是否够“硬”。

目前,穿甲弹的弹芯强度极高,一般都会采用类似于合金钢或碳化钨与贫铀这类高密度材料制成,相对于坦克装甲,这种弹芯显得更“硬”一些。所以两者如若在战场相见,即便再坚固的坦克装甲也占不到任何优势。

以当下主流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为例,该弹广泛采用的材料为碳化钨和贫铀,其中贫铀的密度更大,且具有自锐性(撞击过程中保持尖锐),是更为理想的材料。

如M1A2“艾布拉姆斯”SEPv3主战坦克使用的MA4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能突破包括Relict动态防护在内的新一代防御,可击穿米距离上毫米甚至更厚的均质钢装甲。在有效射程内,即便是先进的T-90坦克也会被击穿。

此外,一款俄制新型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数据显示,该弹可在米距离击穿毫米和毫米厚的复合装甲,其威力足以击穿包括“艾布拉姆斯”在内的所有坦克主装甲。据悉,与可在米距离击穿毫米装甲(60度着角)的现役穿甲弹相比,新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穿甲威力提高了2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特点是弹体口径远小于炮弹口径,炮弹出膛后,弹体速度更高,其穿甲动能更高。

关于M1A2与T-90坦克,据资料显示,M1A2坦克使用的热像仪比T-90更现代,然而M1A2坦克更重,机动性不如T-90。如若两款坦克在战场上相遇,都能够互相击穿,打击也几乎同样精准。因此专家得出结论,综合优缺点来看,T-90坦克和M1A2坦克战斗能力不分上下,谁能取胜关键取决于车组人员的经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1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