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器材

美军伪装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8 19:20:08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www.kstejiao.com/

扬波/编译

本文编译自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学术期刊《军事思想》(年第8期),作者是罗曼·尤里耶维奇·戈罗霍夫副博士。文章认为,美军曾长期忽视“伪装”(Camouflage)的战场价值,并未将其视为独立的作战保障样式。但从军事实践角度看,美俄两军为获得进攻突然性、保存战斗力,防止敌方探明己方部队编制、能力和作战计划而采取的措施,在逻辑与功能上具有高度同质性。文中提及的“反信息”(Дезинформация),即相当于美军的“军事欺骗”(MilitaryDeception),是伪装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通过炮制虚假信息并定向传播,干扰敌方的判断和认知,从而隐藏己方部队和军事设施的真实行动、状态及位置,诱使敌方将情报资源置于次要或虚构的作战方向。文章全文编译如下:

尽管几乎所有美军卷入的军事冲突都存在对部队和军事设施的伪装活动,但美军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直到年,美军才出版了首部规范伪装措施的指导性文件——TR-45《防御工事——炮兵的伪装》(Fortification—CamouflageforArtillery),之后又于年发行了《野战工程任务执行指南》。这两份文件侧重于对伪装的概略性描述,但对如何具体组织实施伪装(如何确定所需兵力、设备和时间)却语焉不详,最关键的是——未能说明实施遮蔽和模拟能带来哪些优势。

不仅如此,美军的指挥员和士兵们也不理解伪装的重要性,在筹划和实施军事行动过程中很少会组织伪装,偶然实行一次也是敷衍了事。20世纪40年代以前,伪装在美军中的发展进程是缓慢的。

美军之所以对伪装缺乏应有重视、深度研究和重大进展,也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美军当时参与的作战主要是进攻性的。自恃兵力规模和先进武器装备的优势,加之迷信可通过预先防御措施极大降低战前遇袭的风险,使得美军或是忽视伪装,或是只小规模、小范围开展伪装。

直到二战美军才通过亲身经历发现,与拥有先进武器装备并经过周密准备的力量相称之敌交战,不能仅仅立足于攻势行动,想要在短期内取胜并非易事。密集动用兵力通常会产生大量战损,忽视消极防御(伪装)将使己方境内的重要基础设施置于险地。由此,美军对伪装的态度发生转变。在深入研究英国防御德军空袭经验,以及日军偷袭珍珠港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的基础上,美军开始尝试遮蔽境内的重要军事生产中心。这时,美国开始将航空工业设施(洛克希德、道格拉斯和波音等军工企业)伪装成普通的城市街区,道路、房屋、树木和灌木丛等标志物。

二战期间被伪装成街区的美国军工厂

这些伪装试验让美军懂得,综合运用遮蔽、模拟、示假和反信息等手段可有效降低己方部队和军事设施的损失,保存必要的生存力和战斗力以摧毁敌方“薄弱且关键之处”。此后,美军开始将伪装视为“一种旨在保存兵力并以最小资源和时间获取胜利的综合行动样式”。

至年,美国国防部开发出一系列用于伪装部队和军事设施的新方法,见诸于下列条令文件:

部分军事专家认为,伪装正是从此时开始升格为美军的独立军事科学分支。该领域研究的问题十分丰富,小到单个军人的遮蔽,大到整个战斗队形要素的伪装。美军当时还提出了伪装设备开发、部队遮蔽及武器装备涂装的解决方案,制定了组织与监督伪装措施的具体规范。这一时期,美军开始将伪装职能主要赋予工程兵分队。

与此同时,模拟作为一种伪装手段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明确相关作战使用原则,美军于6年10月出版了作战条令FM5-23《战场诱饵安装》(FieldDecoyInstallation),详细阐述了获取情报信息的渠道和手段,以及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的主要暴露标志。该文件还采用图文结合形式,介绍了制作武器装备模型及野战机场、炮兵阵地、防御工事和野战供水点诱饵的规程,明确了模拟已损毁设施(火车站、工厂、桥梁等)及使用烟雾器材的方法,提出了夜间开展模拟行动的注意事项。

美军伪装实践经验的逐步累积,以及对手在光学、红外和无线电技术侦察领域的持续创新,推动美军不断修订完善相关指导性文件。如9年1月发布的修订版FM5-20《遮蔽的基本原则及其在战斗中的实施》,几乎涵盖了所有战术伪装问题。该文件概述了军事设施识别与遮蔽的物理原理,伪装的样式和方法,在特殊条件下(丛林、沙漠、严寒地带等)遂行伪装任务的注意事项,以及就地取材或利用工业制品开展伪装的技术规程。

越南战争是美军伪装理论发展的另一个助推剂。这一时期,美军针对东南亚各国间的文化和民族差异,以及该地区的地理和自然气象特征,开发出落实反信息措施、遮蔽部队配置地域、优化重要武器装备涂装的规范,并对示假行动的系统性提出严格要求。美军此时还设计了一种“虚拟战役(战斗)”,具有实实在在的作战决心、计划和行动,让敌人信以为真。为此,需要积极调动用于示假行动的兵力和兵器,让他们打击敌方的次要目标,牵制敌人对主要作战区域和方向的注意力。年末至年初,美军为干扰“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注意力,在湄公河三角洲成功实施了一次牵制登陆行动。

美军伪装发展下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重点是对抗敌人的新型侦察手段——光学、电视、雷达、地震声学以及紫外光谱侦察设备。美国潜在对手的情报机构大量列装此类侦察设备,可以压缩搜索、探测和识别目标(军事设施)的时间,同时提高获情的准确性。针对这一实际,美军提出了开展伪装的三项主要原则:

·结合地形的特殊性和遮蔽性,正确而周密地选择部队和军事设施的配置地域;

·巧妙利用自然物质和人造材料遮蔽部队和军事设施、制造假目标;

·持续而严格地执行伪装纪律:落实灯火管制,尽量不在白天调动部队(特别是在战场最前沿),在车辆上使用消声器等。

这一时期,美军不再将伪装仅仅看作是战术层面的活动,而是开始将其纳入战役筹划与行动之中。为拟制伪装决心并制定相应计划,美军在司令部中组建了由作战处军官担任领导的专职机构。在此背景下,实现欺骗行为的最大合理性与真实性受到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9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