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器材

淞沪会战溃败,中国耗时3年打造马奇诺

发布时间:2022/11/17 16:04:45   

淞沪抗战,蒋介石曾信心满满地打算先发制人,以张治中部率先攻击日本海军陆战队上海司令部,将日军赶下黄浦江。但由于对于国联抱有过高期望,导致战略一改再改,最终由主动变为被动。从上海撤退到日军围攻南京,中间20多天时间被日军推进多公里。这期间还有一条,国府花重金,耗时3年才基本完工的国防线——吴福线和锡澄线。这道国防线曾被视为中国的马奇诺防线,为何没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被轻松突破呢?

淞沪会战中的国军精锐“德械师”

中国的马奇诺防线

年“”事变以后,国民政府意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不死,必然会先攻占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而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距离上海只有公里,且都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没有防守屏障,日军的下一个目标绝对是南京。为了保卫首都南京,国府决定在南京与上海之间修筑一道类似于马奇诺防线一样的国防线。

德国顾问经过实地勘察给国民政府提出一个防御方案,但耗财太大,未被采纳。后来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制定了一个方案,从年开始实施修建,一直到年耗时3年基本完工。这道防御工事预定日军进攻方向,分为京(南京)沪防御阵地、沪杭防御阵地、南京区防御阵地,其中京沪防御阵地是重中之重。

日军推进路线即国防线

京沪防御阵地北临长江,南依太湖,中间湖泊水网纵横,还有虞山、定山等高山,易守难攻。国府凭借地形,选定了从苏州到福山修建吴福国防线作为第一道屏障,无锡到江阴修建锡澄国防线作为第二道屏障。还在昆山附近修建了少量永久和半永久工事作为前进阵地。常州到石庄一带设置了后方阵地,便于后方物资储备、运送,以及兵力集结。

沪杭防御阵地虽然是次要防御方向,但是考虑到要与吴福线和锡澄线连接,在此修筑了乍嘉线(乍浦经嘉善至苏州)和海嘉线(海盐经嘉兴至吴江)。同时在南京四周设置了一道防御圈。在国防线上修筑了大量永久和半永久工事,包含碉堡、观察所、弹药库等。设计的标准是:步兵骨干阵地可以对抗15厘米口径的炮弹和五百磅炸弹。地下工事要求能抵抗一千磅以上炸弹,预计能够抵抗3个月以上。从纸面上看,这些国防线可谓固若金汤,堪称现代长城。但是实际作用如何呢?

一处国防线上的碉堡

从主动进攻到大溃退

年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2名士兵驾驶吉普车强闯虹口机场,被驻守机场的中国保安队击毙。局势骤然变得紧张,大批日本军舰开入黄浦江,海军陆战队余人登陆。国府一改以往软弱态度,蒋介石于8月11日晚,下令张治中的京沪警备军立即开往上海。想先发制人,趁日军数量较少,将其赶下黄浦江。13日,日军再次与中国保安队发生冲突,并炮击闸北地区。14日,我军向日军发起进攻,淞沪抗战爆发。

战争初期,国军几乎全部精锐部队都开赴上海战场,地方势力桂军、川军、湘军也陆续增援,看似一盘散沙的中国,在面临外族侵略的时候终于拧成一股绳。但是由于日军炮火强大,有飞机、坦克、舰艇支援,上海处于入海口,水网密闭,不利于修筑防御工事,往往刚修好就被日军炮火击毁。中国军队寸土必争,英勇抵抗,但毕竟人海抵挡不住火海,伤亡惨重。这时,在吴福线上修筑工事的工兵也不得不被派往前线支援。

战至10月25日,上海郊区重要据点大场失守,中国军队撤退至苏州河以南。国军精锐部队伤亡殆尽,从广西第一个赶到淞沪战场的地方部队桂军6个师,只经过一天激战就全部被打垮。由于上海地区没有可守的要塞,如果巷战将会使上海糜烂,陈诚、白崇禧等人建议蒋介石退出上海。但蒋介石仍寄希望于国联出面调停,要在上海战场坚持,让外国人看到中国抵抗的决心。

淞沪抗战中的桂军

11月5日,日军两个师团从金山卫一带登陆,企图与苏州河一带日军汇合,形成对中国对军的包围。此时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几十万士兵的生命危在旦夕。陈诚、张发奎等人再次向蒋介石提出撤退的建议。蒋介石仍在等待国联会议结果,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我军能站稳现有阵地,3日以后当无危险。”张发奎只能命令郭汝瑰、吴克仁部死守松江县城3日。郭汝瑰带领的川军一个军刚刚从主战场上撤下,仅剩多人。吴克仁则最终在松江战场阵亡。

11月8日,松江失守,白崇禧、何应钦再次向蒋介石提出撤退的建议,这时他才终于下达撤退的命令,但为时已晚。但是由于撤退命令下达突然,各部队之间的撤退路线来不及协调。车辆和人员都挤在路上,部队已经完全混乱,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头上有日军飞机轰炸扫射,身后有日军坦克大炮轰击。撤退变成了溃退。

期间有个别部队组织反击,但于事无补,中国军队在撤退过程中的伤亡非常惨重。部队一路撤退到吴福线,日军一路尾随追击。11月13日,日军在口登陆,向吴福线发起进攻,20日即突破阵地。21日,日军开始向锡澄线攻击前进。27日,日军对无锡形成包围态势,薛岳只能下令部队交替掩护撤退。两条核心国防线,仅维持了14天。

上海市区的战斗

国防工事为何不堪一击?

1、最高层决策犹豫,指挥不当

由上文可以看出,蒋介石对国联介入调停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以至于该打的时候打打停停,该撤的时候犹豫不决。国防线未得到有效利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迫撤退,没有充足的时间。98师旅旅长方靖回忆:部队撤到国防线以后,发现找不到工事的配置图。而管理碉堡钥匙的保长早已逃走,部队进不了碉堡,这时日军的炮弹已经打到身后。虽然一道铁门对于部队来说算不上什么大的阻碍,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匆忙撤退到此的中国军队,根本无法有效利用这一坚固防线。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陈诚,在淞沪抗战半年后总结道:“政略影响战略,战略原是达成政略的一种手段,但是战争既启,就应该以战略为主,不能因政略牵制战略。”委婉地指出了蒋介石在决策上的失误。

中国军队在工事内战斗

2、工事设置不合理

在修筑工事的过程中,由于图纸上只标明了位置,而修建的工兵部队机械地按照图纸施工,没有考虑利用合理的地形。曾视察过各处工事的黄德馨回忆道:

“平地上的工事多数是孤单单地突出于地面,未利用地形地物背景。在有坟堆和小高地的地方,没有尽量将工事配置在高地侧斜面或反斜面,而是建筑在高地附近的平地上。有的机枪工事建筑在山顶上,射孔很大,只求射界广阔,未虑及易被敌炮击毁的后果。也有的工事建筑位置较低,或因原有基础不固而下沉,势将影响火器的射程。机枪工事往往限于地形条件,不得不建筑在地面上,不够掩蔽……”

平地上的碉堡

而在实战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王耀武曾在报告中直接点出:

“在淳化附近之国防工事,均系距离甚远而目标显明之机关枪掩体。欲构成坚固而纵深之阵地,需工甚大。而担任外线作战之部队,输送力量薄弱,爆破器材及障碍物材料极感缺乏。虽经星夜赶筑,终以正面过宽,材料缺乏,阵地未能完成预期之坚固程度。”

中国军队在这两道原本预期能固守3个月以上的国防线上,仅仅坚持了14天,使得撤退到南京的部队来不及整补,又匆匆投入了南京保卫战。最终南京也仅仅坚持了13天,中国军队再次大溃败,南京城内的百姓也来不及撤退,最终酿成了南京惨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2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