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资源 >> 台湾海军的康定舰去哪了
本文作者:大兵
有人说这次的台海军演是来自两个纪元的展示——
“台湾海军”能拿得出手的“基德”级和锈迹斑斑的“诺克斯”级,有的甚至单舰舰龄快赶上解放军一支舰艇编队的总岁数了…
不过大兵这两天才忽然想到:好像这次没怎么见湾湾的“康定”级护卫舰呢?
毕竟也曾经是世界上第一款服役的隐身舰艇!
“康定”级其实就是台湾从法国购买的“拉菲特”级护卫舰。该型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舰艇建造局设计,年开工建造,首舰“拉菲特”号于年交付法国海军。
“拉菲特”级最大的特点就是隐身化的舰体设计,上层建筑极为简洁;所有武器航电设备都尽量内置,排烟口也被整合在两座几乎光秃秃的桅杆里,并装备了降温和喷淋装置,有效降低了雷达和光、声学特征——
是第一款投入使用的隐身舰艇,其舰型设计开创了新一代水面作战舰艇的标杆。
▲“拉菲特”级以大革命时期法国立宪派领导人拉菲特侯爵命名,在我国港台地区也被称作“法拉耶”级。
武器配置上,由于该舰在法国海军中主要用于殖民地巡逻,仅在机库上方装备1座八联装“海响尾蛇”防空导弹和舰体中部隐藏的8枚“飞鱼”反舰导弹;舰艏毫米自动炮后的B炮位空缺着,可以后期再考虑升级垂发…另外该舰虽然只有吨的满载排水量,但飞行甲板就占据了1/3的长度,还单独设置了机库,可搭载一架“美洲豹”或“超黄蜂”直升机,具备较强的航空自持能力。但除此之外舰上没有装备任何声呐、反潜作战系统或舰载反潜武器,这应该和该舰的任务定位及当年法国海军经费紧张有关。
▲从这个角度看飞行甲板面积挺宽阔的。
“拉菲特”级为柴油动力,最大航速仅25节;但续航力最远可达海里,还储备有可供“美洲豹”直升机飞行小时的航空燃料;全舰的备件存储量可支持海上活动半年所需,是一种典型的远洋多用途护卫舰,并充分留有升级设备和武器的空间。
▲主炮后预留了加装武器的平台。
▲虽未搭载反潜武器,但从舰艉的开口说明还是预留了接口。
也正是因为“拉菲特”级成功的设计,在该舰尚未交付法国海军的年,台湾就秘密同法国达成了购买意向,称为“光华计划”。
本来“台湾海军”计划装备16艘“拉菲特”级,其中10艘由台湾自行建造,以全部替换老旧的“阳”字号舰;但由于中国政府对法方的反制措施,加上该舰造价昂贵,以及在“光华计划”中爆出的法国军方高层贿赂案,最终只保留了在法国建造6艘的合同。
首建“康定”号于年交付“台湾海军”,故在台湾被称为“康定”级护卫舰。
▲图为“康定”级5号舰“武昌”号
“康定”级与原版“拉菲特”的不同,主要是加装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L波段对空警戒雷达和G-C波段对海搜索雷达;并采用了美军开发的作战系统软件,装备了舰艏的高频搜索声纳和艉部低频拖曳声纳阵列。另外主炮换为“奥托·梅拉”76毫米速射炮,反舰导弹为台湾自产的“雄风2”型…
▲发射“雄风2”导弹。
不过有趣的是,“康定”级并没有装备法国海军性能较好的“海响尾蛇”防空导弹,可能是“台湾海军”担忧解放军早在80年代就引进过这款武器,性能上毫无秘密可言…于是在B炮位自行加装了1套“小榭树”防空导弹发射架——这是美军60年代,在空军版“响尾蛇”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简易陆基防空系统,采用的还是“人在回路”的原始设计。
想象一下:一艘90年代新锐的隐身护卫舰,对空防御还要靠水手钻到发射架里去手动操作,还真是有点变态!
▲法国版的“海响尾蛇”是一款中、低空性能优异的点防御拦截导弹。
▲“小榭树”防空导弹系统,是美军直接移植了“响尾蛇”热跟踪空对空导弹;注意和法国的导弹没关系,只不过是代号相同。
正是由于清楚痛点在哪,台湾的“康定”级在机库上方还加装了1套“密集阵”近防炮、2座人操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加上舰艏的76毫米速射炮——在全球最强防空炮火这个领域,还是能排上号的。
▲一款“先进”的火炮战舰...
▲这还好意思宣传吗?
实际上“台湾海军”一直有计划为“康定”级升级舰载垂发防空导弹,毕竟这6艘是现有主力舰中最新锐的。不过由于法国原版的“席尔瓦”垂发不买、美制的Mk41又存在和武器兼容的问题,一直拖到这两年——解放军都包围海岛了,他们才开始升级“康定”级舰载防空导弹垂发的“联迅计划”…
其中已经在“塔江”号导弹艇上试射的“海剑2”防空导弹,其实就是台湾自产“天剑”防空导弹的海军版。要说性能嘛,好像还可以,最大射程能达到个30~40公里...比只能在目视范围内攻击的“小榭树”强多了!
▲“海剑2”的技术实际上是从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移植而来,性能上还是不错的。
▲没有垂发,防空导弹也只能这样倾斜布置...
关键是台湾自己一直搞不定舰载垂发的设计,直到年从美国引进了两部Mk41参考参考,这才“学会”了点;估计在解放军围岛那会,几艘“康定”级正在船坞里加紧升级以求下一次的心理安慰呢。
▲这是网传台湾购买的Mk41发射井单元正在送货。
其实客观地讲,台湾在航空和导弹武器领域,得益于微电子技术曾经的优势,还是有相当的自研能力。之所以迟迟搞不定雷达和垂发等关键设计,并不是科研水平不行,而是经费不足——纳税人那点新台币全被当局拿去买美军淘汰的破烂,交了变相的“保护费”了。
不过从这次美军“里根”号航母“跑”得比两岸舰队都快的速度,相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出这“保护费”是白交了!
▲台湾自产的“天弓3”防空导弹和计划中的下一代护卫舰。
这个时候才又把“国舰国造”想起来,两岸海上力量的发展早已天差地别,还是省省劲别折腾这几艘难得点价值的新舰了…留着将来改编为海警船他不香吗?
正所谓“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挡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梦想梦想就得了呗!
(本期完)
原创不易,喜欢请不吝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