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器材

对台一线集团军撤编防空旅没有防空旅,如何

发布时间:2022/12/23 23:10:37   

据陆军某部官方媒体报道,东部战区陆军某集团军的防空旅正在撤编。

该集团军是我们对台海一线的作战部队,之后,南部战区陆军某集团军防空旅,也确认将要撤编。

有些朋友就担心,我们撤编了这两个防空旅,会不会影响对台一线登陆部队的防空能力,影响我们陆军部队的作战能力?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搞清楚陆军集团军防空旅的定位和作用,以及装备的防空武器和能够发挥的战斗力。

从目前我们解放军防空体系的建设情况来看,由于长期面对某域外大国的空中优势威胁,我们的防空体系层次多,种类完善。

根据隶属军种的不同,我们的陆基防空系统,可以分为空军防空系统和陆军防空系统。

空军防空系统是由各个防空旅组成的,按照射程可以分为远程、中程和近程。

远程防空导弹包括红旗9B、S、红旗9和S导弹,中程包括红旗22和红旗12防空导弹,近程包括红旗6A和红旗11弹炮合一系统。

其中,远程防空导弹负责的防空任务,是国土防空任务、要地防空任务和战区防空任务。

而中程和近程防空导弹的任务,则是保护这些昂贵先进,射程远的远程防空导弹,比较少进行单独作战。

陆军的防空系统则和空军的防空系统有很多不同。

在陆军的集团军防空旅中,装备的是红旗16B和红旗16防空导弹,任务是战区防空任务。

防空旅中还装备有少量近程防空系统,用来给红旗16B和红旗16提供保护,对抗小型无人机一类的空中目标。

而在合成旅防空营中,装备的则是红旗17、道尔、09自行高炮等伴随防空系统,是跟着一线部队行动,为一线部队提供防空火力支援。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是不是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空军和陆军防空体系,都有负责战区防空作战的部队。

这里就出现了功能上的重复,造成我们装备的中远程防空导弹种类偏多,维护体系复杂多样。

而且,陆军集团军的防空旅,在遂行战区防空任务的时候,很多时候还要依赖空军的情报支援。

比如一些距离远、飞行高度低的目标,虽然在红旗16B的射程之内,但是需要预警机才能发现锁定目标,并且引导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所以,我们这一次撤编两个集团军的防空旅,笔者认为是将要进一步提高战区联合作战能力的一个信号。

毕竟,我们解放军仍然有现实的防空反导作战需求。

而且这两个集团军作为我们陆军对台作战一线的主力部队,未来很有可能是首批登岛的部队,任何改动都不能也不会影响实际战斗力。

不仅不会影响实际战斗力,反而只会随着改动而提高作战能力。

那么,要怎么提高我们对台一线部队的防空作战能力,为我们解放军的登陆作战部队提供防空掩护呢?

建立战区级的联合防空反导体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空军、陆军现行的这一套防空体系,是在二三十年之前开始构思论证,并且进行相关武器研发打造的防空体系。

比如红旗9防空导弹,是我们90年代空军“八九十”三大工程之一的装备产物(八号工程:PL8导弹;九号工程:红旗9导弹;十号工程:歼10战斗机)。

现行的这一套防空体系,针对的敌方目标,是传统的战斗机、轰炸机、巡航导弹和老式常规弹道导弹。

这一套体系放到现在来说仍然不算过时。

因为即使到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绝大部分空中威胁,仍然以战斗机、轰炸机、巡航导弹和老式弹道导弹为主,只是性能更先进而已。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型空中威胁逐渐兴起。

比如说无人机,再比如说高超音速导弹。

我们自己就是世界上无人机技术和高超导弹技术领头的国家,装备了大量的无人机和高超音速导弹,对这两种新型武器的战斗力有深刻的认识。

我们现有的防空作战体系,放在现在还不算过时,但是如果不进行更新换代,放到未来肯定是难以对付这些新型空中威胁的。

所以我们需要打造一个高效的、能够对付高超导弹、无人机等新型空中威胁,又能继续对付越来越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的防空作战体系。

就在前几天,美国公开了他们新一代的B21轰炸机,这就是我们防空体系未来需要面对的新威胁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威胁种类多,拦截难度大,对我们的防空作战能力的考验也要比之前高很多。

除了发展更先进的防空反导武器,比如红旗19、红旗16F和新型红旗9系列防空导弹以外,我们也要在指挥体系上做出改进。

原有的空军、陆军重复建设战区级防空系统的情况,已经不适合未来的防空作战需求。

所以,我们接下来应该是以空军的防空部队为基础,打造战区级的联合防空体系。

在年军改以后,我们就确立了“战区主战”的方针。

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战区将会负责辖区内所有的作战行动,统一指挥,各军兵种联合行动,联合作战。

空中的预警机、侦察机、电子战机、无人机、战斗机,地面的雷达、反隐身探测设备,海上的驱逐舰、航母战斗群,太空中的侦察卫星、预警卫星……

在这一个战区内的所有侦察力量,所有能够发现空中目标的传感器,都会在战区级联合防空体系的整合范围之内。

预警机、侦察机可以发现敌方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各种反隐身雷达可以发现敌方的隐身战斗机和轰炸机,卫星则可以发现敌方发射的高超音速导弹……

这些侦察探测设备发现的目标信息,最终都将汇总在解放军战区级联合防空体系的指挥中心。

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甚至可能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我们的指挥中心将会以相当高的效率处理这些目标信息。

哪些目标威胁大,哪些目标威胁小;哪些目标要用远程防空导弹打,哪些目标要用反导拦截弹打,哪些可以使用激光武器攻击……

这些,都是在指挥中心需要完成的任务。

这种情况下,联合防空体系的优点就能充分体现了。

在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指挥体系下,一整个战区的防空情报都会统一处理,在高效的同时还能很大程度地减少重复和浪费。

而且因为所有信息汇总在指挥中心,相互之间的协调也不存在任何障碍和延迟,从而大幅提高作战效率。

之后,指挥中心会根据不同目标的拦截需求,把目标信息发送给战区内一个合适的拦截单位。

空中战斗机装备的空空导弹,地面的远程、中程、近程防空导弹,反导拦截弹,高炮和激光武器,海面的驱逐舰、护卫舰,都能够成为战区防空火力的一部分。

在覆盖整个战区的作战网络中,来自联合防空体系的命令将会很快传递到各个拦截单位手中。

目标信息是战斗机或者轰炸机,联合防空体系就能引导战斗机,比如歼20战斗机或者歼16战斗机前去拦截。

目标是巡航导弹或者其他的远程打击武器,我们就可以发射红旗系列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距离远就可以让海上的/D驱逐舰先进行拦截,距离近就交给陆基的防空系统进行拦截。

如果来袭的目标是敌方的高超音速导弹,那么我们的红旗19等反导拦截弹,就会出手进行拦截。

敌人如果使用无人机蜂群来发动攻击,我们的联合防空体系则可以调动包括激光武器在内,多种防空武器进行拦截。

这样,我们的战区级联合防空体系,能够发挥的战斗力要比现在的空军、陆军各自防空作战高很多。

这样的一个防空体系,完全有能力为我们对台一线的部队提供充足的防空掩护,保护登陆部队的安全。

岛内一些政客天天吹嘘的“导弹打运兵船”,在我们这样的联合防空体系面前,基本没有突破防御的能力。

当然,要打造这样一个先进的防空体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进装备的研制还是次要问题,这对于现在的中国军工体系来说并不难。

如何调整部队的编制架构,建立一个高效的战区联合防空指挥体系和作战体系,这才是我们面对的主要难题。

两个集团军的防空旅撤编,说明我们的军改进一步深化,继续调整编制体系,打造更加高效的作战模式。

这两个防空旅的撤编非但不会影响我们解放军的战斗力,还将会给解放军带来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这非常值得期待。#军情集结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6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