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了很多种墓葬的防盗措施和方式,不管是有效果还是没效果,都证实了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天马行空和奇思妙想。今天再聊聊几种防盗方式,就当是作为补充,因为这些方式针对盗墓贼挖空心思盗掘古墓的行为而言,都有直接或者是间接的阻挡作用。1.自来石自来石就是从墓门内侧顶住墓门的一根石柱,类似于门顶一样的防盗设施。自来石的倾斜角度与地面呈90度,角度的稳定性使得墓门外面的盗墓贼根本没有办法用人力推开墓门。自来石(图片借鉴,侵权可删)那么是谁在门后将自来石顶在墓门上面的呢?难道是在陵墓内殉葬的人吗?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自战国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就取消了人殉制度。虽然封建帝王陵寝中殉葬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殉葬的妃嫔和宫女在进来地宫之前已经自缢身死并埋在玄宫外,自然也不可能在墓门后用自来石抵住墓门了。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自来石的工作原理。首先在两扇墓门内侧中间对缝处凿出两个凹槽或是凸起,然后对应墓门内合缝的中轴线,在陵墓内地下凿出一条与自来石宽度相近的深槽。在即将要封陵时,将自来石一端置于深槽内,另一端抵在墓门上,当外面的人关闭墓门时,自来石借助本身的力量和墓门的关闭慢慢倾斜而下,直到抵在门上的一端与凹槽或凸起的槽口相对接,自来石就这样神奇的顶在严丝合缝的墓门上。自来石(图片借鉴,侵权可删)要破解自来石,盗墓贼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其中专门针对自来石这种防盗措施的工具就是拐钉。拐钉,一端为长柄,另一端为半圈形的金属器材,盗墓贼开启墓门时,将拐钉从门缝伸入,金属半圈套在自来石上,握住柄部将自来石抬起,一边推墓门一边让自来石靠着门后竖起来,就可以破解了。运用“自来石”防盗最著名的当属明万历皇帝的定陵,从墓道口到地宫足足布置下了七道自来石,让盗墓贼们望而止步。民国时期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也没有想办法破除自来石,而是用了最野蛮的炸药直接爆破。结果在对乾隆帝的裕陵进行爆破时,炸个稀巴烂的裕陵石门直接倒塌,不偏不倚砸在了正因地下水位上涨而飘荡在石门附近的乾隆帝棺椁上,后果可想而知。顶门器(图片借鉴,侵权可删)2.顶门器顶门器的使用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比自来石早了近多年。它的设置是根据杠杆升降原理,一端系着一个重物,另一端没有力朝上时,两端就会因为重力的不平衡一边高一边低,高的一端刚好顶在墓门底部,当墓门关闭时,顶门器会将墓门死死封住。顶门器示意图(图片借鉴,侵权可删)顶门器有石质和铜质两种,长度不超过1米,但它的精巧和防盗程度不输于自来石,工作原理也比较相近。如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的墓门就用了顶门器,当最后的修墓工匠离开墓室时,在墓室内侧地面上近门砧处挖一个深槽,两侧固定的石板卡在其中,三块可活动的石板保持翘起。墓门关闭时,三块可活动的石板就被压在门下,待墓门完全关闭时,三块石板就翘起顶死墓门。顶门器(图片借鉴,侵权可删)还有刘备的祖先,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的合葬墓,这座位于河北满城县的汉墓也用了顶门器,才保证了地宫内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和绝世珍宝“金缕玉衣”的安然无恙。3.金刚墙金刚墙多见于明清两代皇陵,是地宫入口处的最后一道防线。金刚墙由大块城墙砖砌垒而成,为保证它的坚不可摧,砖缝间用糯米汁和砂浆混合灌注,使它们间紧密的黏合度更加牢固。明定陵金刚墙(图片借鉴,侵权可删)由二十多块巨石黏合的金刚墙厚度惊人,要破坏它只能将它上面封砌呈三角形的城墙砖打开,之后顺着金刚墙找到被自来石顶住的墓门,就可以进入地宫的后室,也就是放置帝王帝后棺椁的墓室了。金刚墙的厚度和坚固度超乎想象,因此作为陵墓内的最后一道防线,一般的破坏设备对它真的是无可奈何。4.崖葬崖葬就是在山崖或山腰间开凿墓穴的一种下葬方式。这种独特的防盗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江流域地区就非常流行,一直到了汉代黄河流域的君主陵墓和贵族墓葬还在沿袭运用。崖葬(图片借鉴,侵权可删)崖葬最早是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埋葬方式,到了汉代在云贵川等丘陵和山区地带开始盛行。崖墓往往是家族性质为多,常见的几代人都共葬在同一个崖墓洞穴中。这种家族式的聚葬大多都是分期开凿,后世子孙去世就开凿先人的墓葬,开辟新的墓室安排后来人入葬,因此它们的时间跨度非常之大,从百年至数百年之间不等。崖葬的特点是规模大,洞穴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是防范盗墓贼的好办法。悬棺(图片借鉴,侵权可删)而汉代开始流行崖葬,就是前文提到过的汉文帝刘桓所提倡的薄葬,汉代的贵族们响应了刘桓的号召,纷纷开始以山为陵。崖葬还有一种神秘的安葬形式就是悬棺葬。这种葬法多见于中国古代的南方少数民族,至今让历史学家们摸不着头脑,这种葬法是因为防盗还是它与众不同的丧葬风俗。悬棺葬可以在陡峭的崖壁上钉几根木桩,装殓着尸体的棺木就放在木桩上;也可以在半山腰的崖壁上掏个洞穴,将棺木放入半截,另外半截露在崖壁外,任凭风吹雨打、烈日曝晒,与中原地区的人死“入土为安”的理念完全相悖。悬棺葬(图片借鉴,侵权可删)悬棺葬的分布极其广泛,尤以川、黔、滇、湘、桂、粤、浙、赣、皖、闽等多山地区为主,集中地为闽武夷山和川滇交界处最为集中。不管怎样,悬棺葬也确定有一定的防盗作用,盗墓贼特别是有恐高症的对高悬在崖壁上的棺木,攀登盗掠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又非常消耗体力,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血肉模糊的下场。比起崖葬,盗墓贼认为地面上的墓葬显然更安全一些。悬棺(图片借鉴,侵权可删)5.殉杀工匠、屠杀役夫中国古代的殉葬制度,最早出现在距今多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除此之外,商代的殷墟遗址,西周时期的墓葬,都有人殉的痕迹存在。他们中有墓主人生前的妻妾、近臣、奴隶等。到了秦朝,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就曾下令将后宫中没有生育的女子全部殉葬。中国历朝历代,这种毫无人性的殉葬制度一直存在,直到封建社会灭亡,人殉制度才彻底消失。殉葬坑(图片借鉴,侵权可删)殉杀工匠、屠杀役夫也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修建陵墓完毕后的一种“潜规则”。工匠役夫不仅熟悉陵寝的位置,甚至是墓道中的机关、分布、暗道、薄弱点都一清二楚,若是这些人有盗墓的心思,墓室中的秘密一定保不住。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灭口、一劳永逸,让他们永远留在地下保守秘密。如南北朝时期的齐国齐献武王,在他死后下葬时就将工匠和役夫全部杀死,不料有个石匠的儿子知道墓葬所在,他的陵墓还是被盗一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殉杀工匠役夫还是在秦始皇时期,后世历史学家统计过,秦始皇陵完工后,殉杀的工匠役夫数量在30万~70万人之间,这还不包括那些在修建期间因为意外和劳累疾病而死的人。明清时期的皇陵中,还设有“哑巴院”,又称“月牙城”。咋一看没什么特别的,但院中的琉璃照壁后就是皇陵地宫的入口,院内的神道就是皇帝皇后的棺椁送入地宫的斜坡墓道。殉葬坑(图片借鉴,侵权可删)为了守住皇陵地宫入口的秘密,这里的工匠必须是哑巴,昼伏夜出替皇帝马不停蹄地修建陵寝。晚上蒙着眼送入工地,白天又蒙着眼送到人烟罕见的地点居住休息。因此明清时期,殉杀工匠役夫的人间惨剧已经慢慢减少了,只是最后封闭地宫入口的那批工匠依然逃不脱统治者的屠刀。6.迁户守陵迁户守陵,又叫迁邑护陵,是通过人力来守护墓葬防止被盗。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守墓的习俗,即晚辈在长辈墓地旁安棚结庐看守墓葬,一为尽孝,二为防盗。两汉时期,中国就有儿女为双亲“守孝三年”的规矩;更有甚者,更是守孝长达十年。封建帝王陵墓素有“迁户守陵”的习俗,将一定比例的人口迁徙至自己陵墓附近,进行居住、生活并且看守陵墓。西汉时期,汉武帝就曾下令三次迁徙人囗至他的“茂陵邑”。陵邑(图片借鉴,侵权可删)西汉时期,皇帝即位两年后就要开始选址建造陵墓,并规划陵邑的建设。陵邑就是在陵墓周围修建城市,居住人口从几万人到十多万不等。这种防盗方式效果较好,因为盗墓贼无法在热闹的地方下手。秦朝统一六国后,就曾经将六国的皇族宗室全部迁至咸阳附近守灵,既可以要挟六国臣民不敢造反,又可以让这些人为他们守护陵墓,两全其美。除了迁户守陵外,陵园区域内还长期驻扎着国家军队,称为神宫卫军的专门护陵机构。(图片借鉴,侵权可删)但这么做有两个弊端,一是陵邑内难免混入坚守自盗的盗墓贼,二是王朝覆灭后,这些护陵军队转眼间变成盗墓贼,先把他们曾经守护的皇陵给掘了。7.诅咒、恐吓这玩的就是心理战术了。位于山东济宁的一座汉墓墓道口石碑上就刻着“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大意就是:我劝你别挖我的墓,你若不听我的,我诅咒你断子绝孙不得好死。镇墓兽(图片借鉴,侵权可删)这种诅咒在古代的确非常毒辣,但对于盗墓贼来说,盗墓本来就很损阴德,他们根本不吃这一套。而且多数盗墓贼目不识丁,他们哪里知道写的是什么?既然诅咒没有用,那就用镇墓兽吧!镇墓兽最早先流行于先秦时期南方楚国地区,是古荆楚地区对鬼神的一种敬畏,形象狰狞可怖,杀气腾腾,样子五花八门,通体纹饰复杂。楚人认为镇墓兽可驱邪避祸,保证墓葬平安,让墓主人的灵魂得到安宁。盗墓贼冷不丁在阴暗的墓室内看到这个东西,不被吓个半死?镇墓俑(图片借鉴,侵权可删)除了镇墓兽外,还有镇墓俑,以唐代的俑类数量最多,有文官俑、武士俑、侍从俑、天王俑、十二生肖俑等,都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无论是镇墓兽还是镇墓俑,都是墓葬的一种防御手段,盗墓贼进入墓室无论看到的是面孔狰狞镇墓兽,还是威风凛凛的镇墓俑,作贼心虚的他们内心都会受到惊吓。镇墓俑(图片借鉴,侵权可删)结语.以上就是对前面两期古代墓葬防盗措施作的一些补充,虽然总体来说还不够完整,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们的见解和感想!(以上文字,如果喜欢,请点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