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市场 >> 古代防守器械屈指可数,他们打仗时都用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历史中,除了进攻外,防御也是至关重要的。城池争夺是古代战争中一个极为激烈的场景,防御建筑和防守器械就是守方赖以固守的主要手段。
防御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和壕沟等,据古籍《世本》记载,夏朝始祖鲧就修建了一座城,而考古发现夏代的夯土城墙遗址也与这一说法相一致,可以互相印证。商周时期,各诸侯国都修建了等级相应的城市,一些城墙外还有壕沟围绕。
随着战国时期的到来,各诸侯国不再受等级制度的约束,开始广筑城市,局面繁荣。防御建筑的规格也更加自由,一些城市出现了三道城墙和三道壕沟等防御措施。战国时期,砖瓦开始被用于城墙建设,到了隋代,用砖修建的城墙更加坚固,更显雄伟庞大。
为了加强城防,战国七国开始兴建长城,当时大多以就地取材建成,或夯土或垒石而成,土中常夹有红柳、芦苇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连接长城,动用30万劳力修筑了十年。唐代兵书《太白阴经》对长城的规格进行了详细说明。
目前,许多地方仍可见到秦汉时期的长城遗址以及汉代的烽火台遗迹。明朝重修的长城用砖砌、石灰浆勾缝,城墙内侧或内侧的山顶上筑有烽火台,地势险要处则修建了许多关城,共同构成了险要的关隘。
墙顶外部有垛口,内部砌女墙,修筑在崇山峻岭、流沙溪谷间的长城蜿蜒曲折、雄伟险峻。其城门外还构筑瓮城,用以加固城门的防御,但考察得知,实际的防御建筑比书籍记载更丰富多彩,也更高大坚实。
例如,在南京市古城墙上,除了千斤闸外,还设有多个藏兵洞,用以埋设伏兵和储藏物资。防守器械的种类也非常多样,其主要作用是阻止进攻方军事行动的器械。为了阻挡敌方进攻,防守方采用了多种器材和城墙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一种是铁蒺藜类,可以戳伤人和马脚,如“铁蒺藜”、“铁菱角”、“鹿角木”、“地涩”、“撈蹄”、“鬼箭”等。明朝的戚继光的戚家军广泛使用了“铁蒺藜”,有时还涂上剧毒,增加其杀伤力。另一种是用来拦阻敌方行动的器械或设施,例如拒马枪、陷马坑等。
《墨子》中提到了在城市四周布置的锐,根据书中的描述,推测它可能指的是拒马等设施。古代战争中的陷马坑深达四尺左右(约1米),坑内布满铁尖或竹签,为了迷惑敌人,坑上方还盖着物体,再用草、苗掩饰。
有时也会使用木城、飞辕寨等器械来阻塞通道,阻挡敌方。吊桥是一种活动桥,置于壕沟上,也被称为钓桥。根据《武经总要》上的钓桥图,桥板通过绳索和绞车在城楼上操纵和控制城外壕沟上的吊桥。
根据地形,吊桥和绞车之间可能还需要埋设两根高杆,高杆上有滑轮,绳索通过滑轮来调整位置和吊桥受力的方向。当敌人涌来时,取下桥下起固定作用的销子,敌人就会随桥跌入壕沟。
此外,打击或捕获敌人的器械也非常重要,防守方的器械可以给敌人造成致命打击或将其捕获。槽,也叫雷或硒,是一种向下投掷、打击进攻人员和器械的重物。它的起源很早,《国语》中就记载了“雷,守城捍御之具”,在春秋时期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槽可以用木、泥、石子、铁等材料制作,根据其所用材料、结构和尺寸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武经总要》中载有五种槽的类型,其他书籍也记载了一些种类。最长的槽有丈余长(约厘米),车脚槽和夜叉榴的制造不易,因此使用绞车来控制便于回收。
它们的出现时间先后不一,应该是简单的先出现。狼牙拍是在坚木上密布大钉,大钉锋利如狼牙。使用大型狼牙拍时可以通过绞车来控制。
古籍记载了夜叉榴和狼牙拍的尺寸,夜叉榴长约3米,直径超过30厘米,两端的轮径达到60~70厘米,上面的铁钉长度比较长,以免铁钉和城墙碰撞受损。狼牙拍的长度和宽度都约为1.5米,厚度达到10厘米。二者都是用榆木制造的。
复原的古代狼牙拍和铁撞木是另一种打击敌人的器械,铁撞木重量很大,通过城墙上的辘轳或绞车来控制。根据《武经总要》的记述,铁撞木下面有尖利的锋刃,用来杀伤敌方。在城防建设中,捕获敌人的器械同样不可或缺。
其中,飞钩也称铁鸱,其别名形象地反映了它的捕捉能力,就像凶猛的飞禽捕捉小鸟一样,一次可捕两三人。飞钩是由铁制造而成,靠近钩处有段铁链以防被敌人砍断。
吊槔和飞钩使用了相同的杠杆原理来捕获敌人,其铁钩部分与飞钩类似,上面的结构像取水用的桔槔,这也许是它叫“吊槔”的原因。吊檩粗大坚固发力大,由城上的绞车控制,专门用来钩挂敌人的攻城器械,将其掀翻、破坏,但不能将其钩上来。
相比坚固的城墙,城门是防守的薄弱环节,是攻方进攻的重点。一旦城门被攻破,就用塞门刀车或千斤闸抵挡。为防止来敌采用火攻,城门处备有消防器械。塞门刀车起源于战国之前,早期可能没有刀,之后为增加杀伤力,其上安装了刀,因此被称为塞门刀车。
这种车有两个轮子,宽度略小于城门和巷道,车前密布刀刃,有时也用它来堵塞地道,此时的尺寸要与地道的尺寸相适应。需要指出的是,塞门刀车是一种防守器械而非进攻武器,在影视作品中,将其作为进攻武器的镜头是不准确的。
干斤闸也称槎碑、插板,它安装在城门的后面,当城门失守时,立即将其挡住城门通道。千斤闸约起源于唐代,许多地方还可见当年使用留下的痕迹,例如前已叙及的江苏南京中华门的四道城门都有使用千斤闸的痕迹。
《武备志》称其为槎碑,可以理解为它形似搓衣板,而重似石碑。这种器械用厚重的坚木制成,由于是依靠闸板的自重放下,因而外面用铁叶包裹,其上密布排钉,目的是增加强度及重量。
《武备志》上未表明千斤闸如何升高,考虑到它重达千斤,推测用绞车控制提升较为合理。在文艺作品中,常有武士力举千斤闸的描述,强调某人力大无比,这种描写未免言过其实。虽然进攻或许可以使战争取得一定的优势,但是防御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围魏救赵的战略便体现了这一点,主力全部放在了前方,后宅遭到了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