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御器材 >> 防御器材介绍 >> 聚焦实战屡建奇功解析反制与拦截无人机
两架小型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的影响尚未散去,俄乌双方随即又开启了新一轮无人机大战。近日,乌克兰首先表示成功拦截俄军发射的全部35架伊朗制自杀型无人机,随后俄方也宣称乌军用来攻击俄军克里米亚军事基地的22架无人机也全部都被拦截。目前来看,乌军普遍采用火控雷达、射速较高的现代自行高炮等装备实现反无人机目的。俄军则是使用电子防御手段拦截,这和乌军的硬杀伤拦截,区别较大。当然,也许就是因为乌军使用的是民用无人机,抗电子干扰特性差,才会被俄军轻易得手。
不难看出,无人机的运用极大程度地影响战场态势,同时作战双方也尤为重视反制无人机的手段,避免重要场所遭到敌方无人机打击。
一、反制无人机的作战理论
随着无人机作战概念与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反无人机作战更为复杂,发展对抗能力刻不容缓,构想如下作战概念图,可将其流程分为探测预警和火力打击两部分。
二、防御系统对无人机的探测预警
要拦截、击落无人机此类目标,最关键的是需要提前发现。在俄乌冲突中,俄军利用无人机对基辅等乌克兰主要城市的能源系统进行重点打击,而乌军现有的防空系统根本“看不到”俄罗斯发射的低空飞行的无人机,造成了乌克兰城市严重的电力中断。由此可见无人机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现美军针对巡航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的防御体系是由太空卫星、空中预警机和地面大型雷达、机动补盲雷达等组成的多层次探测网络。单靠地面雷达,受地球曲率的影响,探测低空飞行目标距离一般也就30公里左右。因此,对于无人机的预警,需多层次、全方位、高视角的技术和武器装备协同运用。
三、防御系统对无人机的拦截方式
为拦截无人机,现有手段可分为硬杀伤与软杀伤两种形式,硬杀伤具有遇见即摧毁、连续作战性强的特点,而软杀伤具有高技术性和知识密集型的特点。
(一)硬杀伤,注重火力摧毁目标
目前大范围使用的摧毁无人机的方法便是战斗机和直升机使用机炮进行拦截打击,此方法成功率较高但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除此之外,空基导弹现也被广泛使用在无人机对抗领域。不同于拦截弹道导弹,无人机多为低空飞行且速度慢,美军“网络中心机载防御单元”项目尝试了将机载空空导弹改装为拦截弹。但其缺点为成本差异巨大,拦截弹发射成本远高于中小型无人机价值。
地基防空系统,地基火力杀伤主要是在探测系统的精确引导下,利用密集阵炮,多管速射炮,炮射无人机群,低成本简易导弹对非法入侵无人机进行火力摧毁,该技术对武器精度要求较高,且在城市环境或人员密集区容易造成附带损伤。
目前,俄罗斯方面既有军工部门开发的现代产品,也有多型适用的改型武器产品。例如,“铠甲”-S2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升级自S1系统且已列装投入使用),系统重量轻,性能适中,造价相对低廉,对越野能力要求较低。“通古斯卡”-M1弹炮结合防空系统,确保探测、识别、跟踪和摧毁各种类型的空中目标(直升机、战术航空兵飞机、巡航导弹、无人机)。“道尔”-M2防空导弹系统,配备的9M导弹除了可以有效摧毁各类常规飞机、直升机或无人机之外,还可以有效拦截空中各类小型机动目标。白俄罗斯生产的“Berserk”机器人平台支持远程控制,使用GShG-7.62高转速4枪管加特林式机枪,可用于摧毁无人机。
(二)软杀伤,另辟蹊径助力防御同时,激光武器也被许多军队青睐。目前,美军采用的反无人机激光武器系统以固体激光器为主,固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电力驱动、光束质量好、技术相对成熟等优点。激光武器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电源供能连续作战能力强、快速转换目标作战灵活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容易受大气和大气衰减影响,毁伤无人机需要一定反应时间,跟踪瞄准系统易受到干扰。俄罗斯的“佩列斯韦特”系统已经成功地用于反无人机,将来可用于防护众多军事基地和其他目标免受无人机的攻击。专家认为,使用激光武器对付“无人机蜂群”非常有效。
定向能武器可控制无人机电子设备失效。在年的定向能峰会上,美国要大力支持高功率微波等定向能技术武器化的意图明显。现有Phaser系统(由美国雷声公司开发)和美军“索尔”(THOR)高能微波反无人机系统已现身国外市场。这种装置能够瞬时杀伤敌方无人机群并实际造成控制系统内的任何电子设备失效。与激光反无人机系统不同的是,激光反无人机系统是通过远距离剧烈加热对无人机造成机械损坏,而定向能武器则是从远距离在无人机的电路内形成感应电流,能够摧毁整个无人机群,而不用将辐射源的焦点重新瞄准蜂群中的每一个设备。
最有效且隐蔽的反无人机方法是电磁干扰,其使用电子对抗设备阻断无人机的控制,干扰机载电子设备工作,并操纵无人机的通信协议。其中包括通过破坏加密通信信道或置换授权数据取得控制权,造成接口和数据信道拥塞,向控制系统(通道)引入无关代码。
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操作员要对境况条件进行多义语素分析,并具备用于长期反无人机行动的广谱软件工具。基于这种方法的系统可以由电子对抗构成分队的军人操作,这将提高这类系统的操作性及其使用熟练性。但是,目前没有足够的电子对抗专家来确保在每个导弹营附近部署这种系统。
市场上有这种系统的现成开发产品。例如,DroneShield(美国)公司研制的DroneSentry反无人机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抑制控制信号并将无人机引导回操作员(作为一种迫使无人机以安全模式降落的方案)。
据外媒年4月30日报道,根据美国社交平台Discord泄漏的美军情报信息显示,俄罗斯目前正尝试用14C“托波尔”干扰系统对“星链”进行干扰。最初该系统只是为了保护俄方卫星群免受敌方无线电干扰。
除此之外,利用定向声波的声学方法也可对无人机进行干扰。其实质就是在40m距离采用dB左右功率的定向声波,使小型无人机的陀螺机构失灵,致使其失去控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系统的视觉隐蔽性强,不会被肉眼发现。
2017年,英国国际防务展上,英国OpenWorks工程公司发布SkyWall自动捕获反无人机系统,如图所示。该系统可以释放在固定位置或安装在车顶,用捕装网作为对抗措施,有效距离为m,最小为10m,能够捕获最高速度50m/s的无人机。
四、无人机拦截方式带来的启示
传统打击手段难以应对无人机饱和式攻击,即使能应对蜂群内的一部分无人机,也会使作战成本提高,未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使得无人机防御系统更加便携化、集成化和低成本。
一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为实现对无人机的有效探测、跟踪和打击,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反无人机领域。加大人工智能在无人机中的利用,便于反无人机系统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二是使用定向能武器。激光、微波、电磁脉冲等定向武器具有打击速度快、拦截效果好和效费比高等优势,已成为反无人机装备发展的主流。特别是激光武器成本低廉、部署灵活且毁伤效果突出,备受各国青睐,除研发更大功率的激光发射器之外,未来还可以尝试将激光武器与传统飞机、火炮、导弹相结合,形成快速响应的无人机拦截能力。
三是构建攻防一体的立体化无人机蜂群作战体系。目前没有一种单纯手段能够适应各种操作环境来应对无人机,单一利用传统防空手段也无法适应,采用分布式组网部署的方式,综合集成陆、海、空、天等各类预警探测手段,形成信息、频率和空间互补、交错配置的立体化无人机预警攻防体系,实现电子对抗系统远距离干扰,硬毁杀伤系统近距离打击,形成统一、快速、高效的立体化侦察预警攻防体系。
四是增强装备机动化、便携化、微型化特点。当前的反无人机装备虽然具备发射功率强、作用距离远等优点,但构成设备多、维护保养复杂,不利于快速部署、机动作战和实时维护。因此,各国在注重将反无人机系统与小型作战平台整合,实现多领域灵活部署的同时,积极开发便携式反无人机装备研发。(王陈甲徐明糠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