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器材

盟军空中识别码,为避免误击而涂刷的

发布时间:2022/11/13 20:24:44   
白癜风是否传染 http://m.39.net/pf/a_4512728.html

年6月4日,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作战即将打响!万的登陆部队,多艘各型战舰,1.3万架飞机全部都将通过法国的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

就在准备进攻之前,盟军封闭了所有英国境内的空军基地,在这些基地内地面工作人员开始了一项工程庞大的喷涂作业,为即将参战的数千架战机在最为明显的部位绘制黑白色的辨识条纹,这些涂装在当时也被戏称为“入侵条纹”。这项工程涉及的机种包括所有的单、双引擎战斗机,轻型、重型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以及一些执行相关任务的特种飞机等等,而唯一未被涂刷这类条纹的只有一些四引擎重型轰炸机。因为这种类型的轰炸机除了盟军之外,德国和其盟友都没有类似的装备。因此在空中的辨识度非常高,不必多此一举。

“入侵条纹”有何意义?

这项工程的意义在于,防止协助登陆的飞机在飞临己方部队上空时免遭地面炮火的攻击。特别是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登陆作战中,数百万大军参战,上万架飞机临空,误击事件的概率必然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地面防空部队对飞机的打击。因此,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增加己方战机辨识度的方法来降低混乱战场上友军误击的概率。

在二战时期的大规模的空地作战当中,由于没有精细的协调组织和有效的通讯手段,地面防空部队在频繁、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作战,对来袭的飞机在短时间内无法正确识别,因此造成了很多的误击事件。在年盟军登陆法国迪耶普的作战当中,为了减少这种误击事件的发生,许多盟军战机都在驾驶舱下部和尾翼上涂上了白色的条纹,希望用最醒目的标志来提示地面防空部队,可惜最终该计划并未实施。不过这次的“突发奇想”并未引起军方的重视,直到西西里岛战役中的误击事件才不得不让盟军总指挥部重新审视战场敌我识别标志的重要性。

西西里岛战役的惨痛教训

年的西西里岛战役中,初期的登陆一切顺利,大军并未遇到多少抵抗。当时希特勒因盟军制造的假情报对其登陆地点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防御重点出现了偏差,而为了弥补战略上的被动,在7月11日开始调集军队对登陆的盟军大举进攻。盟军的阵地遭受到了德国轰炸机猛烈的轰炸,地面防空部队为了抵御空袭疲于奔命,地面进攻受阻,而巴顿为了打开这种困顿的局面决定在后方实施空降作战。大约架的C-47拖拽着滑翔机趁着夜色向内陆进发,不过由于战场协调问题,地面部队对于这次的空降任务并不知情。而且连日的轰炸早已让它们成了“惊弓之鸟”,一旦有飞机临空,那么高射炮的炮弹就会立刻砸向它们,本来在白天时误击友军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了,更何况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C-47运输机投放空降兵

更为不幸的是,只要盟军阵地上有一部高炮开火,那么不管是陆地还是停靠在附近的军舰上的防空火力都会一同开动,就这样在一番“凶猛”的屠杀过后,有近30架运输机被击落,40架被击伤,余人伤亡,侥幸逃过己方攻击的飞机也因为能见度太低,并未将全部伞兵投入到预定地点。事后统计,这场原计划人的空投任务中仅有人成功降落到了预定地点,在调查中各方也都是互相推诿,最终也无法完全认定责任。

密集的防空火力

误击已然发生,追责其实并非军方的目的,如何避免再一次发生此类事件才是其应该值得考虑的。自此之后,盟军加强了对地面防空部队的训练,教会他们记住己方飞机的特点。同时为他们配备更多的通讯器材,保证信息传递的顺畅,之后空军也开始考虑在飞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比如增加识别度更高的涂装。

“入侵条纹”的作用

而这次的诺曼底登陆中,是盟军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机涂装任务。为了保证此次涂装任务的能够顺利进行且在保密状态下实施,盟军指挥部在登陆发起的前一天才正式下达任务,所有地勤人员必须在24小时之内将不易区分的战机涂上黑白相间的条纹,并做了具体的规定,该种涂装由五条线构成,其中三条白,两条黑,相间分布,每条宽度0.45米,涂装的部位在机翼和机腹。

“入侵条纹”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辨别

虽然在此之前,盟军部分飞机上已开始安装简单的敌我识别系统,但在上万架战机同时临空的区域内,简单的应答式校准将会完全失去意义。这种特定的条纹不仅实施简单,而且可辨识度更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误击事件的发生。

不过近万架飞机需要在24小时内涂装完毕,对于空军和海军来说也并非易事。包括地勤、驾驶员、军官和妇女全部都投入到了这次战机“美化”任务里,为了赶速度,只要大致意思对即可,是否平直整齐已不是此时应该考虑的事情了。但幸运的是由于天气原因,原计划的登陆作战日期被延后一天,地勤人员也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来完成这项任务。

士兵正在为战机涂装

最后实战的证明这种区别式的涂装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也有人说如此低的战损与德军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有关,参战的1.3万架盟军飞机一共出动了大约1.4万架次,其中只有约架飞机被击落或是因为故障而损失,其战损率不足1%,相对于二战中其他登陆作战的飞机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涂有“入侵条纹”的盟军轰炸机

在这场战斗中很难统计有多少飞机是因为“入侵条纹”而免遭攻击的,但黑白相间的装饰在地面一眼就可以认出,在没有敌军骚扰的战场上,防空部队有充足的时间去辨认飞机的来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减少了战机的损失。

其他国家的特色涂装

当然了,这种涂装也并非是盟军的专利。在战争后期,德国人开始列装Me喷气式战斗机,对于这种新式装备大多数的人从未听说过,包括德国自己的防空部队。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飞机能够在本国空域内不被友军击落,为其护航的FW战斗机在机腹涂上了红白相间的条纹并通告全军,以这种方式告知部队既可以保护战机免受攻击也能够起到保密的作用。

“五彩斑斓”的瑞士空军飞机

瑞士空军也曾使用过非常“扎眼”的飞机条纹来保护战机不受盟军或者是德军的攻击。作为一个中立国家,而且还处在战争的最中心,在双方“你死我活”的攻杀中很可能就会进入到瑞士的领空,为了驱逐这些飞机,瑞士飞机起飞后如果不做些“装饰”,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被两方当作敌机猎杀。因此,瑞士空军的飞机涂装相对于盟军或者德军的更为夸张,整个机身都是“色彩斑斓”的,目的就是告诉双方,我是中立的!不过这种涂装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奏效,在双方打“红眼”的时候,真的不管你中立与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249.html
------分隔线----------------------------